1/0
脱发年轻化,高学历需求更高?药企如何掘金千亿“脱发经济”
澎湃新闻2022-08-28 12:25:52

脱发年轻化,高学历需求更高?药企如何掘金千亿“脱发经济”

现代人脱发的烦恼正在催生一个千亿级市场。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脱发。

当人们感慨“第一批00后开始脱发”,为头顶这些事烦恼不已时,也逐渐带火了覆盖假发、洗护用品、药品、植发等多个品类的“脱发经济”。光大证券研报指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30年中国毛发健康服务市场规模将达1381亿元。在这块千亿市场,国内各大药企也在加紧布局掘金。

脱发呈年轻化趋势,药物治疗是基础

“按照现在的数据来看,中国现在脱发平均的年龄大概30岁左右,整整比上一代提前了20年。现在也有很多年纪轻的也开始脱发,我接诊过最小的患者14岁已经开始出现雄激素性脱发(简称‘雄脱’)。”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吴文育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脱发年轻化的问题非常明显。

吴文育指出,脱发问题兼具医疗和美容属性,改善的不仅仅是生命健康,也是满足患者心理健康的需求。近几年脱发市场发展得这么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对外表的要求提高了,对这类脱发疾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脱发包括生长期秃发、瘢痕性脱发、斑秃、雄脱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就是吴文育所提到的“雄脱”,占所有脱发类型的90%以上。《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显示,在中国,男性雄脱患病率约为21.3%,女性患病率约为6%。也就是说,每五个男性中就有一人患雄脱。

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脱发问题带动了防脱治脱相关消费需求的增长。在治疗药物方面,近日公布的《中国男性秃发调研洞察报告》显示,中高学历人群对于脱发药物的需求更高,非处方类药物购买者中,大学生占49%,研究生占17%;处方药购买者中,大学生占50.54%,研究生占17.64%。

对于雄脱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其中药物治疗常用的包括内服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外用的血管扩张剂两大类。吴文育强调,口服外用联合用药是脱发治疗首选的基础方案,植发前和植发后均需要继续用药,目的是维持脱发区域非移植毛发的生长情况。

吴文育还提醒,雄脱是一个进展性的疾病,不可能自行缓解,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干预,而90%以上的雄脱患者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

药企纷纷加码雄脱药物领域

针对雄脱,药企们并没有缺席。

以港股上市公司三生制药(1530.HK)为例,其核心产品米诺地尔酊是早在2001年就在中国内地上市的非处方脱发药品。2021年报显示,按销售额计,在中国内地米诺地尔酊市场拥有占主导地位的71.2%的市场份额。

A股上市公司振东制药(300158.SZ)在脱发药物的布局前后发生巨大转变。2021年初,振东制药曾公告称,计划剥离子公司安特制药,原因是该公司以“消化道药品”为主,重点产品为胶体果胶铋胶囊等,旗下治疗脱发的米诺地尔搽剂前几年销售较差,也不是振东制药主要经营品种,且安特制药2018年至2020年呈现亏损状态。

但半年不到,2021年6月,振东制药又对外公告,因男性医美和脱发经济等医美题材受到关注,安特制药一改往年亏损局面,今年销售额增长迅速,遂终止此前欲拟剥离安特制药的交易。在最新的2022半年报中,振东制药并未直接披露这款脱发药物的销售额,不过提到,这款治脱药物为核心产品。

除了已经上市的成熟治脱药品,治疗雄脱的新疗法也在不断推进。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对应雄激素脱发病症全球有20余种新药在研。在国内,开拓药业等走在前列。

8月3日,开拓药业(9939.HK)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外用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福瑞他恩(KX-826)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美国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2年8月1日完成所有121名患者入组。在国内,开拓药业则在推进该药三期临床试验。

更早之前的2022年初,和其瑞医药宣布,其拥有全球权益的首创单抗新药HMI-115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开展治疗雄脱的二期临床试验申请。

2021年从跨国药企巨头默沙东分拆的欧加隆目前在中国也有一款治疗雄脱的口服药物非那雄胺片。对于当前中国脱发市场的机会,跨国药企欧加隆中国经典品牌市场部副总裁林玉玮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不管从医学的角度、消费者的习惯角度,或者支付能力角度来看,脱发领域一定是接下来十几年、二十年都非常重要的领域。欧加隆注意到国内有很多脱发领域的本土创新药在往前跑,有各式各样不同的创新治疗方式。在整个医药行业中,可以看到本土创新药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接下来脱发领域同样有这样的机会。欧加隆中国也在关注国内可能的合作机会。

脱发药物如何发力零售端?

除了新疗法,脱发药物的另一个新表现在渠道上:互联网逐渐成为脱发诊疗的“新场景”,线上脱发药物的销售持续增长。

2021年报显示,振东制药的脱发产品所有终端渠道销售额为3.03亿元,其中线上销售占比64%,零售药店占比18%,医院终端占比14%,植发机构占比4%;三生制药的脱发产品除了覆盖中国内地逾2000家医疗机构,还覆盖近65000家零售药店以及天猫、京东等互联网销售平台,2021年底该产品的电商收入占总收入约57%。

《中国男性秃发调研洞察报告》也提到一组数据:京东健康脱发治疗处方药的成交额,2021年第四季度较2021年第三季度增长26%,而2022年第二季度较前一季度增长34%。京东健康医药事业部总经理王一婷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数据显示,京东健康脱发治疗处方药的成交金额呈现增长趋势,毛发健康等热门品类的确会比普通品类的增长更快一些。

脱发药物其中不乏处方药,为何在零售端更加火爆?林玉玮向记者分析,雄脱作为一种慢病,部分患者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疾病,加上目前毛发门诊等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很多人首先并不会向专业医生求助,反而愿意在院外市场寻求解决方案。

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院外市场脱发相关产品和概念十分庞杂,患者很可能遭遇部分不规范的情况。王一婷认为,每一个细分品类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脱发问题具有医疗属性,很多时候个人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所有跟医疗相关的事都需要进一步严格把关,各方应携手向目标受众传递正确的健康知识。

脱发药物在零售端的崛起也对药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提供更好的创新药物,也需要为患者提供更佳的解决方案。林玉玮指出,脱发领域是一个需要用慢病思维看待的疾病领域,不仅要关注前端的诊治,还要考虑如何让患者持续用药,获得更好的疗效。站在药企角度,是希望打造脱发的生态圈,并且希望这个生态圈不断扩容,更加完整。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