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千里海塘 | 金山海塘
上海水务海洋2022-08-26 13:40:21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三面滨江临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几乎每年汛期都会不同程度地遭受台风、暴雨、高潮和洪涝等灾害的袭击。本市现有主海塘498.8公里,“千里海塘”是上海抵御风暴潮灾害的第一道防线,是最重要的安全屏障,对上海市城市发展和安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塘,是指长江口、东海和杭州湾沿岸以及岛屿四周修筑的堤防及其保滩工程。主要分布在浦东、宝山、金山、奉贤、崇明5个区。市水务局是本市海塘的行政主管部门,区水务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海塘的管理。市堤防建设运行中心负责本市海塘的运行监督管理。区海塘管理单位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海塘的运行工作。

- 金山海塘 -

金山海塘西起沪浙交界浙江省平湖市海塘,东至漴缺与上海市奉贤区海塘相接,主海塘长度24公里,划分为公用段海塘和专用段海塘,专用段海塘包括石化海塘和化工区海塘;整体防御标准为200年一遇高潮位+12级风。

图片

金山海塘现状分布

金山海塘历史

金山海塘地处强潮顶冲,是上海市海塘险要部位之一,历史上灾患频繁,咸潮经常入侵。400余年来,海潮顶冲点不断西移。明中叶在漴缺附近;清乾隆后移至胡家厂(今塔港)一带;道光以后则停留在金山嘴、戚家墩地带,即今西塘地段。海塘修筑重点也随顶冲点而转移。

金山筑塘御海始自三国。随着海岸的坍陷,海塘多次内迁重筑。自唐至清有5道海塘相继沦海。清雍正年间建成三面包土的鱼鳞大石塘和保滩护岸工程,并设立专职管理机构,实行岁修制度,奠定了金山主海塘的基础。

图片

20世纪80年代的金山海塘丁坝

图片

金山海塘旧照

民国时期,除西塘地段有维持性修筑外,其余长期失修,破败不堪。解放后,海塘得到有计划的整治。1972年,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围堤建厂,先后建内外两道海塘。在1997年和2003年,在龙泉港以东至上海市奉贤区外侧滩地,进行了上海化学工业区一期围堤和二期围堤,形成了化工区专用海塘。

图片

1973年五万余民工围海造地

图片

1973年1月19围堤

金山海塘建设历程

1997年11号台风对金山海塘造成了巨大影响。受台风、暴雨、高潮位影响,金山海浪最高达到10多米,越过防浪墙直冲塘面,海塘护岸抛石被风浪卷到塘面,0.8公里防浪墙及3、4、5号丁坝坝头被冲毁,戚家墩到92塘4处挡土墙砼压顶被吹掉,浆砌块石平台18处被冲毁,其中车客渡码头两侧浆砌块石平台被冲毁,底部土基被冲成土坑。

图片

海塘特色防护设施—翼型块体

图片

海塘特色防护设施—栅栏板

图片

海塘特色防护设施—管桩

9711号台风重创后,上海市海塘达标建设大规模启动,金山海塘建设迎来历史性机遇。达标工程位置西起戚家墩接石化海堤,东到漕泾荒墩6号丁坝,全长5.245公里,总投入资金2973.32万元。2000年海塘达标工程全面完成,所有土塘结构大堤都提升到砼结构海塘,沿线所有芦苇被砍掉,换成绿化观赏林带,建成了防御标准为百年一遇,正面抗击12级台风的坚固海塘,成功抵御了“麦莎”、“卡努”等强台风的袭击。根据《上海市海塘规划(2011-2020)》,“十三五”期间,金山区海塘陆续完成达标建设,目前全线主海塘达到 200年一遇高潮位+12级风防御标准。 

图片

龙泉港出海闸外河侧

金山海塘精细化管理

2018年初,《市堤防处精细化管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上海市海塘建设与管理精细化工作,并着力打造金山区海塘精细化管理样板段。金山区海洋海塘管理所以建设“人文海塘、景观海塘、生态海塘、平安海塘”为目标,围绕巡查网格化、养护制度化、景观生态化、形象个性化、标识规范化、应用科技化的“六化”标准,打造具备金山特色的海塘精细化管理样板段,并逐步形成“六个一”的金山海塘特色,打造金山海塘文化、生态、景观新面貌。

图片

1

打造一条景观大道

打造一道“四季有花、每季有景”的景观带。戚家墩至荒墩段原堤景观绿化,在90年代建成的以松木为主的景观绿化带基础上,近几年通过优化调整,引入新树种,提升绿化彩化水平,改善布局及品种布局,突出植物造型,逐步形成造景有特色,树木错落有致,四季有花、每季有景的景观绿化带。

图片

2

打造一条安全生态廊道

打造一条安全生态廊道。持续开展内青坎整治工程,目前已推进至漕泾镇运石河备战桥,依据突出安全,结合生态建设的理念,通过新建护岸、平整土地、修建巡查步道、完善绿化景观等方式改变海塘内青坎面貌,形成8.5公里水岸相映,景色精致,连续贯通的绿色生态安全廊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修建一条花道

修建一道花墙。对金山海塘戚家墩~车客渡段防浪墙和堤顶绿化景观进行整体提升,通过增设墙身花箱栏杆、调整改善绿化品种布局、翻建绿道等措施,形成墙身和堤顶立体化的绿化景观,突出生态性与景观性,更好的与周边金山城市沙滩景区形成衔接,成为游客休憩、市民散步的好去处。

图片

图片

4

打造一片林下花海

打造一片林下花海。开展防护林地被植物提升,在金山海塘亭卫南路到老水文站段、龙泉港出海闸、荒墩至92塘等区域,大面积播种二月兰,提升防护林景观性,打造美丽林下花海。

图片

5

打造多功能的公共空间

打造集休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空间。在金山海塘内青坎打造6处市民休憩点,配合以点缀景观小品,具有海塘特点的翼型块体装饰体、五彩轮胎和花箱等进行功能提升建设,来满足周边居民及游客切身需求,努力打造形成集休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空间。

图片

内青坎景观小品

图片

内青坎景观小品

6

打造一串个性化人文景观点

打造一串个性化人文景观点。金山海塘不断挖掘历史文化,丰富人文气息。一方面是将海塘防浪墙打造成一面文化墙,自2015年起,金山海塘文化已经逐步在防浪墙上展示,以“海塘历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洋文化、渔村文化、海岛生态保护、厚德金山”等主题,把海塘文化、渔村文化植入海塘防浪墙。另一方面是加强对海塘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先是在龙泉港出海闸以东4+400处,利用工程建设时挖出的清代海塘条石,新建仿古代海塘建筑结构展示点,展示清代海塘“鱼鳞条块大石塘”的建筑结构特点,介绍金山海塘现状分布、历史变迁、技术发展史,后又在该处搭建“下海”景观雕塑,介绍“下海”历史知识。同时金山海塘沿线还分布有“华亭塘第八段”“华亭塘第十一段”等古界碑、冈身遗址等古迹,经过挖掘和保护,形成一连串的个性化人文景观点。

图片

防浪墙壁画

图片

冈身遗址

图片

龙泉港出海闸以东4+400处

仿古代海塘建筑结构展示点

特别推荐-鹦鹉洲生态湿地

驱车至城市沙滩海堤外侧,在金涛路与大堤路凹弯处,便是金山鹦鹉洲湿地。湿地总面积为23.2公顷,计347亩,位于主海塘与保滩坝之间,主要分为湿地净化展示区、盐沼湿地恢复区、自然湿地引鸟区。

图片

鹦鹉洲整治前VS鹦鹉洲整治后

2015年,金山区在市海洋局的大力支持下,向国家海洋局成功申报了国家海域使用金项目—金山城市沙滩西侧综合整治及修复工程,在金山城市沙滩西侧建成了上海市第一个滨海湿地---鹦鹉洲生态湿地。通过湿地基底修复、本地植被恢复、水体生态修复和景观造景,形成独具特色的杭州湾潮滩湿地景观,有效提升了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与环境质量。

图片

图片

鹦鹉洲湿地是金山国家海洋公园的组成部分,是一处可以亲近湿地的滨海休闲观光及科普教学好去处。市民不仅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蓝天碧海、鸟语花香,还可以亲近自然,领略海塘风韵。

结语

昔日的金山海塘,今已安静地沉睡在沪杭公路下,以其沧桑的历史承担起新的交通使命,金山海塘的千年故事,则化为这方土地文化历史底蕴。今日的金山海塘,以其崭新的面貌,成为今天人们美好生活的见证,用其巍峨雄壮的身姿,守护金山这一方土地平安。

图片

图片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