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上海市首批10条科普旅游线路公布,有你心动的吗?
上海黄浦2022-08-21 22:47:07

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的2022年上海科技节于8月20日在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为更充分发挥科普基地资源优势,提高全民科学技术素养,上海市科委联手上海市文旅局重磅发布了十条上海市首批科普旅游线路,用另一种方式开启属于市民游客的科技嘉年华。

启动仪式上,在市领导的共同见证下,由汪品先院士与两位青少年一同启动的科普旅游线路精彩亮相。十条科普旅游线路以不同主题诠释科普,带领大家在行程中读懂科学,在科学中享受旅游。首批科普旅游线路将于9月正式推出,敬请期待。

生命新知海空探秘之旅

推荐点位: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图片

“科技创新”是浦东新区的名片之一,通过对“科普+科创”、“科普+文化”、“科普+旅游”等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浦东新区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科普品牌。在去往南汇新城的路上,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参与丰富的文旅娱乐,还可了解到有关航海、天文、环保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科技,体验“与海洋生物零距离,跟野生动物面对面”,感受上海远郊的生机勃勃。

天文地理科学求索之旅

推荐点位:上海天文博物馆(即将开馆)、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月湖雕塑科普基地

图片

松江素有“上海之根”之誉,如今又成为集科普、文化和游览于一体的好去处。在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胜地——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你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无垠的星空,也可以透过雕塑窥探艺术的奥秘,还可以在温室徜徉于奇妙的植物之间,在历史遗存中追溯“上海之根”的文脉。科普创新的教育基地和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在此融会贯通,打造了一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科普文旅线路。

重工制造汽车动感之旅

推荐点位:上海汽车博物馆、智能汽车体验科普基地、EF park 动力方程公园、同济大学风洞中心(因疫情暂未开放)

图片

作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重要区域的嘉定,将宣传汽车科普,弘扬汽车文化,唤起青少年对祖国汽车工业的关注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线路展现了赛事、博览、旅游等多元的汽车文化,以更多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和沉浸式体验,激发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对此的兴趣。

青葱岁月寓教于乐之旅

推荐点位: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中国兵器博览馆、元祖启蒙乐园

图片

在青浦这座“上善之城”,拥有丰富的文旅和科普资源,非常适合“知行合一”的研学之旅。这条线路寓教于乐,不但充满了现代工业及科普乐园的科技感,更是追溯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武器发展历史,让孩子们从文化传承中学到知识,专业性和体验性并重。

农科前沿生态田园之旅

推荐点位: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上海都市菜园、上海森蜂园蜜蜂科普馆

图片

奉贤,是位于上海南部的东方美谷。在这里,你可以享受质朴与潮流融合的田园生活。这条线路依托诗情画意的生态美景和前沿新知的农业文化,展现出江南特有的农耕文化及自然美,打造名副其实的农业科普线路。

智能生活科创发现之旅

推荐点位: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原能新生细胞生命科普馆、中科新松机器人智能制造体验中心

图片

工业旅游已然成为展现上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新窗口。浦东张江地区散发着一种科技、创新与活力之感,在这条线路中,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等前沿科技场馆带来“未来已来”的前瞻性,中医药博物馆等引领游客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智慧城市自然奥妙之旅

推荐点位:上海科技馆、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上海世纪公园

图片

伴随着黄浦江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黄浦江两岸已逐渐演变为更有温度、有趣味的城市文化休闲科普空间。这条线路中,你可以欣赏科技馆展示的科创内涵,博物馆带来的文化陶冶、海洋水族馆的自然奥秘,以及都市风光的魅力无限。那些难得一见的科普亮点和人文风景,值得你用双脚去丈量。

匠心智造工艺创新之旅

推荐点位: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上海木文化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

图片

依水而生的昔日老工业区宝山,日复一日上演着蜕变与重生的故事,在此可聆听百年工业、百年教育、百年科技的点点滴滴,品味前沿科技和现代艺术的碰撞,领会工业文明和时尚生活的融合。在各个文博场馆内,科学、艺术与设计正跨越时间、空间和语言文化的藩篱,以各式跨形态的精彩面貌共享与众。

大师足迹科教传奇之旅

推荐点位:钱学森图书馆、徐光启纪念馆、黄道婆纪念馆

图片

带着孩子游览徐汇区的科普文旅场馆和景点,聆听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时代共鸣,探索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的多元发展。这条线路涵盖追寻海派文脉、寻踪伟人足迹、研学文博场馆等元素,串起了上海海派文化和科教发展的过去和现在。

水岸焕新苏河科普之旅

推荐点位:上海邮政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电信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铁路博物馆

图片

苏州河,这个城市的生命之线,血脉之水,她见证着大上海的昌盛与繁华,衰败和复兴。行走苏州水岸,无论是百年民族工业遗存的更新,还是新兴文博场馆的欣欣向荣,都让河岸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条线路以苏州河为线索,串联多个与科技、历史、文化有关的景点和场馆,供市民游客体验苏州河畔的深厚人文氛围和沉浸式科普场景。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