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洪梅:用好水乡特色资源,红色故里激发文旅新动能
羊城晚报2022-08-20 08:22:00

连片稻田泛起金黄稻浪,水乡特色十足的田园风光很是养眼;弧形白墙律动感十足的阶梯,文艺气息满格的洪梅美术馆韵味十足……在洪梅这片革命红色热土,“水乡新城”正践行实施文化高质量发展新行动,深化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的水乡新城、湾区枢纽,进一步激发文旅发展新动能。

近日,记者深入水乡洪梅镇走访,了解该镇立足红色文化、花灯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发生的蝶变。

洪梅美术馆

革命热土传承红色基因

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东莞市洪梅镇,是中国共产党东莞地区早期革命斗争的策源地之一,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创造了东莞党史的“五个第一”,即东莞第一个青年团支部(1923年10月在洪屋涡成立)、第一任团支部书记(莫萃华,1923年10月任职)、第一任中共支部书记(莫萃华,1924年12月任职)、第一任共青团地委书记(李本立,1926年4月12日任职)、第一任中共地委书记(李本立,1926年6月任职)。

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红色烙印,他们的英雄事迹仍时刻激励着洪梅镇的人民。在莫萃华居住生活原址上改造建设而成的莫萃华故居,是洪梅镇红色文化的见证,现成了不少党支部学习参观的好去处。在莫萃华故居旁边,是洪梅党史陈列馆,这里深入细致地展现了革命先辈当年艰苦奋斗、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前进的整体历程,是洪梅镇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节假日,不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都会组织前来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据介绍,截至目前,洪梅党史陈列馆和莫萃华故居已接待超过500个参观团队,累计参观学习人数达上万人次,已成为东莞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党日”“烈士纪念日”、入党宣誓、青少年课外学习等活动的重要阵地。

当前,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洪梅正积极推进水乡乡村振兴促进基地筹建工作,建成后将成为集展览、多功能会议、办公、剧场于一体的综合功能空间,可以通过丰富的文物、翔实的资料、多样的表现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东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

洪梅镇提出,要在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中彰显“文化洪梅”凝心铸魂作用。接下来,该镇将深入发掘宣传镇内红色资源,不断提升其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水平。

田园风光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金秋8月,位于洪梅镇的洪屋涡蒗洲的连片稻田翻起了金色波浪,喜迎丰收季。这里是东莞市水乡功能区首个连片稻田建设实施试点项目,是洪梅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

洪梅千亩稻田

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落实耕地保护,2021年,洪屋涡村千亩高标准水稻田农业园建设列入洪梅拓展优化发展空间、提升城市产业品质项目清单,选取本洲、蒗洲、钱公洲所在的4500多亩连片稻田进行改造,发展农业生产、水产养殖、生态融合等项目,打造“水稻优育为主、田园休憩为辅,体现乡域文化”三位一体的金色水乡稻田公园。现在,蒗洲区域连片稻田建设项目统租地块面积达1100余亩,项目开展水田垦造、水稻种植、金色水乡稻田公园建设等工作,目前稻浪如海,正是丰收好时节。

用好水乡特色资源,打造特色文旅,成为洪梅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按照规划,洪梅将结合岭南水乡和四季生态稻田特色,通过实现全面复垦,以打造成为集农业休闲、民俗体验、乡村游乐、研学教育、田园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网红农业园区。接下来,洪梅还将依托洪屋涡千亩稻田项目打造的金色水乡稻田公园,打造一条集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红色+绿色”旅游路线,进一步丰富洪梅旅游产品体系,增强洪梅的吸引力。

引领潮流打响“文化洪梅”品牌

洪梅是典型的水乡小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随着新的文化设施的落地,这座小镇也变得潮起来。

今年6月,洪梅美术馆正式开馆,治愈系的小林漫画展在该馆展出,引来不少市民观展打卡。据洪梅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美术馆累计接待不同群体观展人数8000多人。据介绍,洪梅美术馆秉承岭南水乡意境,取莲花、荷叶、流水等独具代表性的元素进行设计,富含文化气息。目前,洪梅美术馆首展已结束,但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展示在这里呈现。洪梅将通过与国内专业动漫团队合作,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国漫发展历程,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文化生活空间。此外,该馆计划每周开展一场市民互动活动、每两个月策划一场主题展览、每年举办一届“岭南水乡漫画节”,将洪梅美术馆打造成为东莞水乡特色文旅打卡地、粤港澳大湾区动漫精华聚集地、“大湾区水乡漫画名镇”,成为引领水乡潮流文化的标杆。

对于文化的打造,洪梅镇党委书记赖健伟明确表示,洪梅将以引领高品质文化生活、优化高水平文化供给、实现高效能文化治理为导向,全力打响“文化洪梅”品牌。也就是说,洪梅将着力建设一个“水乡特色示范村庄”,深度整合开发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提出“水乡特色+红色文化”总体规划思路,推动洪屋涡村加快建设“水乡特色示范村庄”,串联起莫萃华故居、洪梅党史陈列馆等,推出多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同时以洪梅美术馆为依托,着力打造“大湾区水乡漫画名镇”,每周开办一场市民互动活动、每2个月策划一场主题展览、每年举办一届“岭南水乡漫画节”。并着力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高水平、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织密镇、村两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盘活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努力实现“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

【图文】余宝珠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