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透过危机案例梳理品牌危机应对指南:怎么回应更有效?
澎湃新闻2022-08-19 11:39:00

社会网络与数据挖掘

社会网络与数据挖掘官方澎湃号

2022-08-19 11:39

原创 知小微 知微数据

新媒体时代,舆论危机不断升级,对企业危机处理和应对提出更高要求。知微数据基于“知微危机事件案例库” “知微事见”两大数据分析产品,结合2022上半年度企业危机舆论数据,发布了《2022上半年度企业危机事件研究报告》,为相关从业者及媒体公众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危机事件类型主要集中在食品卫生乱象、产品质量问题、低俗营销问题;超三成企业危机来自网友曝光,曝光渠道分散化;企业在舆情发生后6小时内进行回应,77%的事件能够将热议期控制在1天内。

《2022上半年度企业危机事件研究报告》主要分为企业危机整体概览、企业危机识别与应对、代表性企业危机类型、上半年企业危机总结四部分。企业危机整体概览

根据知微危机事件案例库中的企业公关危机事件,上半年企业舆论危机有五大特点:

1、产品问题仍然是企业危机最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焦点。

2、知名互联网企业、新能源车企,无论是媒体视角还是公众视角均具有较高讨论度,出现危机事件带来的影响力更大。

3、公众积极参与抵制“低俗、侵权” 等不合规行为,企业一旦被发现即会被推上舆论风口,对品牌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4、涉及员工伤亡类危机,极易唤醒公众情绪,如何妥善应对,仍然是企业危机公关一大难题。

5、企业危机源头分散化特征越加明显。

结合上半年影响力指数排名TOP10的企业危机事件,《报告》指出:危机涉及问题类型越多,危机程度越深,尤其涉及道德层面,越能够激发公众激愤情绪,比如:奥迪广告抄袭事件、新疆麦趣尔牛奶检出丙二醇、知网涉嫌垄断被市监局立案调查事件等。

数据来源:知微危机事件案例库

数据来源:知微危机事件案例库

企业危机识别与应对

危机源头方面

超五成企业热门危机来自网友、大V曝光,其中,超三成来自网友曝光;三成企业危机则来自媒体曝光。

数据来源:知微危机事件案例库

数据来源:知微危机事件案例库

危机应对方面

基于上半年度热门危机事件企业介入时间分析发现:在舆情发生后6小时内进行回应,77%的事件能够将热议期控制在1天内。然而,上半年度热门危机事件中,仅三成企业能够做到在事发后6小时内进行回应。

数据来源:知微危机事件案例库

数据来源:知微危机事件案例库

以“网信进驻豆瓣网”事件为例:

“网信中国”公众号发文后,随后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媒体和网友猜疑;豆瓣方在5小时后通过媒体回应网络猜疑,随后舆论热度下降。

企业代表性危机类型

食品安全问题、产品质量问题、营销翻车、运营事故、员工权益受损成为上半年企业代表性危机类型,这类事件易引发公众舆论关注并发酵成为舆论热点,比如:315晚会曝光插旗公司酸菜事件、小鹏p7出事故安全气囊未弹出、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等。

上半年企业代表性危机类型概览

上半年企业代表性危机类型概览

结合近上半年有关“低俗”相关舆论事件,《报告》指出:低俗营销,尤其涉及侮辱女性,带来的舆论杀伤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影响公众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好感度。比如:卫龙辣条包装打擦边球事件、妇炎洁低俗广告事件等。

数据来源:知微危机事件案例库

数据来源:知微危机事件案例库

以“宝洁公众号文案侮辱女性事件”为例:

宝洁微博公众号“宝洁会员中心”发布推文称女性比男性更臭。24日,此事件在微博平台迅速发酵,央广网等媒体参与点评,呼吁其规范营销行为。当日,宝洁为内容不当致歉,并删除该推文。

“宝洁公众号文案侮辱女性事件”相关舆论内容

“宝洁公众号文案侮辱女性事件”相关舆论内容

上半年企业危机总结

《报告》最后重点指出:企业对营销策划、运营活动内容,需要提高警惕并注重合规,规避低俗内容和其他风险。此外,品牌直播间如今也逐步成为品牌新的舆论场。知名企业、以营销见长的新消费品牌,需要警惕来自直播间的舆论危机。(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