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舟”游嘉定 | 泛舟“古外滩”,听廊桥絮语,看水乡新色
上海水务海洋2022-08-15 17:30:40

嘉定区外冈镇史有“上海古外滩”之誉,境域有盐铁塘、顾浦河、练祁河等河道穿越。近些年,通过整体提升镇域景观风貌,保留并美化原生态的江南水乡肌理,观赏价值不断提升。今天跟着小编一起乘舟而行,听听廊桥絮语,看看水乡新色吧!

图片

图片

从小横沥出发,来到外冈新市镇南北滨水景观长廊。水韵彩虹桥、水上风车、临水栈桥、亲水平台等景观沿河而设,两岸青草连碧,荷花在微风中摇曳。

近些年,通过落实“河长制”工作,外冈镇全面推进“清洁水流域”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全部河流水质达到四类标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天更蓝、水更清,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向北而行来到盐铁河畔,江南三大名寺之一的吴兴寺坐落在此。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砖瓦,寺院里的烟火气缭绕在殿堂和庭院。每年除夕之夜,游人云集吴兴寺,聆听钟楼中发出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祷平安。

图片

图片

沿着盐铁塘一路向北,就来到了葛隆村。河岸边,一幢幢崭新的房屋整齐排列,白墙黑瓦,颇具江南特色。随着住房更新项目的不断推进,一期76户村民房屋已竣工交房,后续将继续开展农房翻建工作,启动配套工程项目。沿着河畔行舟,能看到“旧宅”与“新房”的对比,这个历史和现代交汇的乡村,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改变村容村貌,焕发出美丽乡村的“精气神”。

图片

图片

相传,盐铁塘因汉吴王刘濞为运盐铁开挖而得名。全长90余公里,其中嘉定境内长约18公里,为嘉定区西部重要干河,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人工河道沿革变迁、内河航运史,以及农田灌溉、排涝等具有重要价值。

图片

百年古树泛新绿,枝上雏鸟忙觅食。顺流而行,能看见两棵500年树龄的银杏树伫立在此,见证了百年的风雨,依旧枝繁叶茂。银杏树下,便是清代学者钱大昕族中的宗祠。

图片

钱大昕是清代乾嘉学派的领军人物,出生于嘉定望仙桥的文化世家,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进士及第后,任翰林院编修。致仕后,他担任各大书院院长,有门生2000余人,其中有很多人都对中国学术和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

图片

坐在舟里穿越百年的望仙桥,便来到了顾浦河。这座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朝,清乾隆十八年重建。南北两侧桥联石分别刻有“星文遥泻汉,虹势尚凌虚”和“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图片

图片

图片

很久很久以前,望仙桥的南面是一片汪洋大海,顾浦河从北面曲曲弯弯通到这里入海。据说,当初建造望仙桥就是为了两岸的老百姓通行方便。如今,望仙桥的两侧均建成方便车辆通行的现代桥梁。河岸垒砌得很规整,而河道并非完全笔直,水愿意往哪里去,河道就往哪里去。

图片

图片

向南顺势而行,随着河流延绵起伏进入了周泾村。一条崭新的生态廊道临河而建,河道两岸的树木茂密生长,亲水平台、健身步道也已铺设到位。作为上海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周泾村依据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乡村宜居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图片

近些年,乡村振兴战略在各个美丽乡村中开花散叶,外冈镇将继续坚持“绿动外冈”发展理念,重点做好农村环境优化、房屋更新、产业振兴等工作,让美丽河畔见证市民生活的新变化。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