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引领发展,创新融合!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召开
东方网2022-08-14 11:37:38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8月15日报道:13日,“第一个复旦”系列主题论坛“引领发展 创新融合——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在中山医院佘山院区召开。今年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95周年,也是复旦大学推进“第一个复旦”建设的关键之年。本次论坛围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走出综合性大学办世界一流医学院的新路”的主题,深入探讨加快推进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医学院的关键问题与重要方略。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副院长吴凡、朱同玉、汪志明,兄弟院校领导,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各院所平台和职能部处负责人以及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党政负责同志200余人出席活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主持论坛。

焦扬在致辞中充分肯定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承担医教研职能、发挥关键作用,是传承上医精神、推动上医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各附属医院勇担使命、服务国家,护佑生命、造福人民,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立德树人、英才荟萃。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探索启动部委市三方共建托管复旦上医及其直属附属医院的全新模式,将附属医院完整纳入医学院管理体系,促进临床与基础、临床与预防深度融合,初步构筑形成结构合理、融合互补的附属医院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综合性大学办世界一流医学院的新路。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第一个复旦”和世界一流医学院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推进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发挥了新的重要作用。

焦扬强调,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理应发挥“国家队”作用,努力做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践行者,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贡献。希望大家进一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争当服务健康中国的“先锋队伍”;进一步推动医教研深度融合,建设临床医学发展的“创新高地”;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打造现代医院管理的“示范样本”;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在建设健康中国、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和“第一个复旦”的实践中书写新的时代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许树强在当天的主旨演讲环节中首先围绕《高水平公立医院要在高质量医学创新中做主体、起主导、当主帅》发表视频演讲。他简要回顾了我国推动医学创新的历程和进展,指出我国医学创新工作正在从夯实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重点突破向全面提高转变,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十四五”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的要求,把科技创新放在卫生健康事业的核心位置,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创新体系、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卫生健康领域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创新环境,增强科技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许树强强调,高水平公立医院要在高质量医学创新中做主体、起主导、当主帅;要在医学创新中重点开展包括:建设高水平创新基地平台、加强转化医学大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推动“医研企”协同创新、注重“全链条”协同创新、加快培育和聚集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九方面工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推进医学创新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大台阶,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可靠的支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要。

金力在《凝心聚力建设“第一个复旦”,统筹推进医科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中全面回顾了“第一个复旦”的建设目标,系统阐述了医科建设和附属医院发展在这一战略进程中的重要方位与作用。指出,医学的天然特征就是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创新是医科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

金力强调,必须进一步做好顶层布局,充分依托三方共建托管和综合性大学两大优势,用好“双一流”“地高建”双轮驱动,实现医科整体化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践行初心,主动承担国家使命,医学院和附属医院要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必须聚焦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瞄准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固优势、亮特色、促整合、强支撑、立增长”,打造医学学科尖峰;必须重视前沿探索与科研创新,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大力推进全链式医学科创体系建设,逐渐实现科研组织模式由各自为战向有组织大科学研究转变;必须紧扣立德树人核心任务,同步推进人才培养与师资建设多方面改革工作,让更多的老师成长为“大先生”,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新时代新要求的一流医科人才。

当天下午,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各附属医院的主要负责同志还进行了专题研讨。围绕“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专题,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耘、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分别发表题为《提升党建“亮度”与“温度”,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建引领,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围绕“医疗质量管理、人事人才管理”专题,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分别发表题为《高质量发展下的高质量医疗管理》《人才为基 引育孵新——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围绕“教学管理”专题,儿科医院副院长周文浩、华东医院副院长李济宇分别以《变革中的儿科临床教学新常态》《临床实践教学创新发展》为题作报告。围绕“学科发展、科研”专题,肿瘤医院副院长虞先濬、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院长范小红分别以《打造一流学科,创建国家中心》《百年公卫传初心,使命在肩铸堡垒》为题作报告。张艳萍、汪志明、吴凡、朱同玉分别进行了点评,徐军主持专题研讨会。

袁正宏在总结时表示,我们以探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庆祝上医创建95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得到了各附属医院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一天的会议,大家聆听了上级部门对于中央精神的解读、兄弟同行的实践经验分享,围绕公立医院在医学创新、探索实践、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综合评估、国家中心建设、临床实践教学等关键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充分的交流,衷心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袁正宏表示,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学科和人才是关键,科技创新是引擎。这不仅是医院的事情,也是医学院和大学的事情。医学院各部处要发挥好服务作用,有力支撑各附属医院的发展。希望大家弘扬上医精神传统,继续振奋精神、团结力量,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刘轶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