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今日全国高温榜前十均破41℃,专家:未来高温热浪或成新常态
上观新闻2022-08-13 17:46:00

中国持续高温将破气象纪录,专家:未来高温热浪或成新常态

今年,中国经历了极端高温热浪天气。随着“三伏天”到来,近期高温进一步升级。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高温持续发展,干旱加重。今年中国高温为何如此极端?13日,多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就今年高温情况进行解读。

据气象部门统计,7月下旬以来,中国南方经历了范围大、强度高的高温天气。截至13日,上海今年出现35度以上高温日数共40天,极端最高气温达40.9度。7月以来,浙江35℃以上高温日数全省平均31天,38℃以上全省平均16天,均为历史同期最多,其中,浙江三门达到43.1℃。7月以来,重庆经历了两轮高温天气,全市平均高温日数达29.3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2多,预计未来大范围高强度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局地气温可达43-44℃,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

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今年中国首个高温红色预警,13日,高温红色预警持续,预计江浙沪等10省市部分地区气温可达40-42℃,局地超42℃。

谈及本轮高温天气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高温天气与大气环流的异常状况有一定关系,从监测上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其控制之下,南方地区整体上受下沉气流控制,天空晴朗少云,白天在日照辐射的影响下,近地面加热比较强烈,因此出现较大范围高温天气

陈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仍将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高温天气仍将继续发展或维持。预计高温红色预警还将至少持续4至5天的时间。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根据预测,此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预计将超过2013年的62天,成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温过程。

受高温天气影响,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较重干旱。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中下游部分地区高温日接近30天,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雨天数超过20天,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据中国水利部11日数据,长江流域旱情已致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967万亩耕地受旱,83万人供水受到影响。

陈涛表示,预计未来气象干旱仍将进一步持续或加重。持续高温对南方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造成较大影响,高温也加大了电力能源的需求,居民对电力需求增大,加大了电力能源保供压力。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以来中国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实际上已经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事件。”陈丽娟表示,实际上,夏季出现高温热浪事件从气候的角度来讲是正常的,但是今年夏季的高温热浪事件持续时间、强度以及影响的范围,确实都已经达到非常强的水平这已经远远不是天气尺度的问题了,其背后必然有深层的气候尺度原因。

她表示,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观测到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其中,高温热浪频发多发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所以,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将成为一个新常态,预计在以后的夏季类似的高温酷暑出现的频率会比较多,高温持续时间长的特征也可能越来越明显。

今日全国高温榜前十均破41℃,湖北重庆两地最高42.1℃

8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13日,高温红色预警持续。

中央气象台13日8时发布消息称,过去一天,南方高温天气备受瞩目,四川东部、重庆西南部和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西部、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浙江中北部等局地41~43℃,湖北竹山局地44.3℃。

中央气象台预计13-16日,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天气强度、范围仍处于高峰期,极端性明显,其中今天(8月13日),陕西东南部、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部和东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部和东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42℃,局地可超过42℃。

据中国气象局官网发布的今日高温实况排行榜显示,截至13日14时,高温榜前十的最高温度均已突破41℃,其中最高的湖北三峡、重庆奉节达到42.1℃。

在高温榜前十中,湖北省内还有郧县(41.9℃)、保康(41.9℃)、竹山(41.8℃)、十堰(41.4℃)四地,重庆另有潼南(41.5℃)。此外,安徽马鞍山(41.7℃)、浙江浦江(41.5℃)、浙江武义(41.4℃)也位列其中。

近来,湖北、重庆已遭遇连日高温考验。

据微信公众号“湖北发布”消息称,今年出梅以来,湖北省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多地已连续几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8月12日,全省有73个站点最高气温超37℃,19个站点突破40℃。12日16时26分,竹山站气温达到了44.3℃,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湖北最高气温纪录(原纪录为1966年7月20日,竹山43.4℃)

另据微信公众号“重庆发布”介绍,7月29日至8月12日,重庆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合川区、璧山区、江津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彭水县等12个区县及中心城区的部分地区连续5-11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C。

8月12日21时,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气象局将8月10日15时30分发布的“高温中暑二级预警”升级为“高温中暑一级预警”。重庆市气象部门介绍,高温中暑一级预警是《重庆市高温中暑卫生应急预案》印发以来首次发布,也是今年首次发布。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