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著名作家鲁西迪在纽约遇刺:因作品《撒旦诗篇》33年前曾被伊朗全球追杀
观察者网2022-08-13 13:53:54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8月12日,著名印度裔作家萨尔曼·鲁西迪(Salman Rushdie,又译作拉什迪,作品中译本现译作鲁西迪)在美国纽约州出席活动时突遭一名年轻男子袭击,目前仍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从上世纪80年代起,鲁西迪一度因其争议作品《撒旦诗篇》遭到伊朗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全球追杀,悬赏金额达数百万美元。当地警方称,嫌犯的动机仍在调查当中。

鲁西迪(中右)遇袭受伤,嫌犯被制服并送下台。图片来源:美联社

综合美联社、路透社报道,当天鲁西迪受邀在纽约州西部肖托夸学院(Chautauqua Institute)进行有关艺术自由的演讲。正当主持人介绍其出场时,一名男子突然冲到台上实施袭击。

警方并没有公布嫌犯所使用的武器,但现场目击者称,该男子身着黑衣、戴着黑色面具,用拳头或是刀子反复攻击鲁西迪的胸部和颈部约10至15次,整个过程持续约20秒。现年73岁的鲁西迪遇袭后便倒在演讲台上,主持人面部也受了轻伤。

鲁西迪遇袭倒地。图片来源:美联社

随后,有人冲上台将嫌疑人从鲁西迪身旁拉开,一名为讲座活动提供安保的州警将其逮捕。

警方确认,嫌疑人是24岁的哈迪·马塔尔(Hadi Matar),来自新泽西州费尔维尤市(Fairview),此前购买了讲座门票。警方称,其正在与联邦调查人员合作,确定作案动机。

嫌犯哈迪·马塔尔被捕。图片来源:美联社

观众中的一名医生对满身血迹的鲁西迪进行了紧急处理。稍后,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用直升机将鲁西迪送往医院,对其进行了数小时的手术。

警方称,鲁西迪的图书经纪人安德鲁·怀利(Andrew Wylie)通过电子邮件向媒体透露,鲁西迪当晚需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其肝脏被刺伤,一只手臂的神经被切断,还可能会失去一只眼睛。

有参加讲座活动者指出,当天肖托夸学院没有对观众进行安检,只核对了其入场证明。

1947年,鲁西迪出生在英属印度的一个克什米尔穆斯林家庭,后在英国长大。2016年他取得美国国籍,现居纽约。1988年,鲁西迪出版了自己的第四部小说《撒旦诗篇》,这本书被指影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是对伊斯兰教的亵渎和嘲讽,在伊斯兰世界掀起轩然大波。《撒旦诗篇》也在多国被列为禁书,其中包括印度、苏丹、孟加拉国、南非、埃及、伊朗、肯尼亚、科威特等。

鲁西迪(资料图)

穆斯林群体起初希望作者和书商在书中添加一面插页,声明书中故事纯属虚构,但遭到拒绝。事件逐渐升级后,穆斯林社群走上街头抗议,并焚烧鲁西迪的作品和画像表达愤怒。1989年2月,时任伊朗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颁布伊斯兰教令,悬赏150万美元,号召全世界穆斯林追杀鲁西迪以及与出版《撒旦诗篇》相关的所有人员。伊朗和英国也因此断交。

此后,鲁西迪一度退出公共生活,在英国警方保护下隐居起来,被频繁转移至不同地点。全球各地因《撒旦诗篇》而起的骚乱已导致至少45人身亡,包括其译者与书商。1991年7月,《撒旦诗篇》日语译者五十岚一遇刺身亡。当时五十岚被人发现倒在筑波大学电梯间内,身上有多处致命伤。该案至今未破,凶手身份不明。《周刊文春》1998年曾报道,日本警方曾怀疑凶手是一名孟加拉国留学生,他在五十岚遗体被发现当天离开日本。日方因担忧损害与伊斯兰国家关系而叫停侦查。

就在五十岚遇刺身亡几天前,鲁西迪作品的意大利语译者在米兰家中被刺重伤。1993年,土耳其语译者参加的一个文艺活动遭暴徒袭击,致37人死亡,土耳其语译者本人侥幸生还。同年10月,《撒旦诗篇》在挪威的出版商在奥斯陆遭枪击。

1998年,伊英两国恢复外交关系,作为复交的前提,时任伊朗总统哈塔米宣布不再支持全球追杀。鲁西迪近年也基本公开生活。但包括霍梅尼的继任者哈梅内伊在内的宗教强硬派坚称,该教令只能由颁布者撤销,由于霍梅尼已经去世,追杀令将永久有效。有报道称,伊朗部分组织已经为谋杀鲁西迪筹集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赏金。

点击查看大图

鲁西迪(又译拉什迪)《午夜之子》中译本

鲁西迪另著有《午夜之子》《羞耻》《摩尔人的最后叹息》等作品,其中魔幻现实小说《午夜之子》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曾斩获1981年的英国布克奖。政治小说《羞耻》则影射了南亚次大陆的分裂和巴基斯坦动荡不安的近代史,导致不仅该书在巴基斯坦遭禁,他本人也被指控犯有诽谤罪。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