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埋头十五年深写汉武帝 王朔出新书文坛归来
封面新闻2022-08-12 12:35:11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郑好

虽然他不在江湖,但江湖上有他的传说。作家王朔已经多年没有新作出版,也罕在公众场合露面。沉潜多年,他是什么状态?来听听他的一段话:“多年来,我一直盼着哪天把这本小说写出来,我就踏实了。可以放心去过自己的日子,到处转转,到异国他乡看看风景,像电影里那样一个人开车长途旅行去看望朋友或素未谋面的亲人,吃一点没吃过的东西,每天躺着晒太阳,或开个酒吧。唉内喂,这一猛子扎出去,再抬头就是十来年之后,恍范儿苍孙已然耳顺,电脑字从五号变成小三号,原计划四十万字变成小一百四十万。本书变成多卷本系列小说其中一卷。”

8月1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出版方新经典获悉,王朔新作终于要出版了。他的最新长篇小说《起初·纪年》已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将于8月16日上市,12日上午十点开始预售。这也是自2008年出版《和我们的女儿谈话》之后的最新作品出版。

《起初·纪年》是四卷本长篇小说《起初》中的一卷,本卷取材自汉武帝故事。在这部小说中,王朔以我们熟知的历史为出发点,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安放其中,凭借丰富的想象力,讲述了从汉武帝亲政到去世为止五十多年的人生,以及生活在他的时代的众多立体饱满的人物,李广、李陵、司马迁、苏武、张骞、司马相如、陈阿娇、卫青、霍去病、卫子夫等各自跌宕起伏又彼此交织的经历,构成了本书群星璀璨的故事之网。“令传说显影,神话还原,夸耀归于朴讷……太费劲了。”王朔感慨。

在《<起初·纪年>自序》中,王朔说,“本书取材于《资治通鉴》《汉书》《史记》所载汉武旧事。历史就是故事。历史景观自有其深远和无垠,一旦进入有特别大的身不由己,有些视角不容遮蔽,走着走着就在故事之外上千年。当我起大妄想准备上探、觊觎一下我国文明源头,就把自个搁这儿了。”王朔以前的作品都是现代题材,如今为何对历史题材感兴趣?“我找到现在这个故事,我的全部思想感情都能安放进去,这个结构特别合适,我把它投射到古代和远古以后反倒自由了。”王朔说。

这部作品和以往的王朔很不一样。用王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以往的作品多少都在写自己,可算作‘非虚构’。只有这部作品,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虚构小说。”

据该书出版方新经典介绍,该小说“突破现代西方小说的叙事格局,承续中国古典小说的气韵而又大胆超越;跳脱了宏大叙事的窠臼,而以柴米油盐的日常细节与天马行空的想象,让历史中的人纷纷活了过来,走到我们中间;博采正史、方志、传说、文学、诸子百家、天文、地理、气象、医学、数学、物理……

读过王朔小说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有突出的语言风格。在新作中,他会让语言特色更加丰富。会使用到北京话、上海话、陕西话、英语、土耳其语、网络梗、自创方言、仿写先秦古歌……亦庄亦谐,亦真亦幻,时而阳刚豪迈,时而阴柔缠绵,丰富到不可思议的奇妙文字。

作家、学者止庵读完王朔新作说,“我读《起初》,非常佩服作者巨大的想象力,完美的表现力,惊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高超的结构与塑造人物的能力。过去我们常说,王朔难以被同代及后辈的作家所超越,现在王朔超越了他自己。这似乎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却也在情理之中——只有他肯下这么大功夫,只有他能有如此收获。”

书评人史航则说:“王朔这本书真是又快乐又寂寞,他就像说了一场漫长的脱口秀,从头到尾却没有现场观众;但他又像立起了密密麻麻的无数面哈哈镜,每个人都可以梳头照镜子,找到和自己有关的印证,作者和读者之间有一种掰手腕的乐趣。”

生于1958年的王朔,1976年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在北京医药公司工作。1978年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长篇小说。后进入影视业,在《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影视剧中担任编剧。1995年,根据《动物凶猛》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1997年,根据《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甲方乙方》上映,成为中国最早的贺岁片。

时隔15年,推出新书,不管是整个阅读生态、读者结构都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年逾耳顺的王朔出新书,会受到读者怎样的反馈,得到怎样的市场反响,都值得期待。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