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立秋·“咬秋”要吃瓜 “摸秋”寄托美好愿景|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封面新闻2022-08-07 10:40:02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对立秋的定义。根据古代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秋季以立秋为始点,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说到立秋的习俗,自然少不了饮食。立秋有“咬秋”的习俗,咬的东西,就是瓜果。清朝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使整个秋天不生病,并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而“咬秋”寓意夏日酷暑难耐,时逢立秋,要将其“咬住”。此外,“咬秋”,在某些地方也称之为“啃秋”。在1935年出版的《首都志》一书中有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立秋“咬秋”要吃瓜,与此同时,还有一项习俗也与瓜有关,那就是“摸瓜”。“在老成都,这个习俗的参与者,大多都是结婚一到两年,但还没有生育的妇女。”民俗专家刘孝昌描述,摸瓜这一习俗在旧时还寄托着美好的家庭愿景,那就是早日生子。

“立秋的前几天,女伴们就早已商量好,到底是几个人,又是啥时候去、怎么去‘摸瓜’。入了夜,新媳妇在姑嫂以及女伴的陪同下,轻手轻脚地去隔壁农家的田里摸瓜,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的。先去南瓜田里摸南瓜,还要去竹篱笆上摸扁豆。摸完扁豆后,还要摘下一个,等回到家中仔细观看扁豆的颜色,如果是紫色或青色的扁豆,则有望生女。若是白扁豆,意味着夫妻能白头到老。其实,摸瓜摸豆,目的都是想要生儿育女。”

旧时在民间还流行“摸秋”的习俗,指的是在立秋的晚上,人们悄悄结伴去别人的瓜园菜地里摸回各种瓜果、蔬菜。这天夜里丢了“秋”的人家,不管丢多少,也不会追究。即使发现了,也要当作没看见,甚至还要暗中帮忙“摸秋”“逃跑”。摸回的瓜果,一般拿给家里怀孕的姐姐、嫂子吃,象征绵绵瓜瓞,更有着子孙繁盛绵延的寓意。

“虽然立秋到了,但是暑气未离,仍然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可以适当食用清热的食品。”刘孝昌说,此时还处于三伏天中,但立秋的来临,意味秋高气爽的日子,即将来临了。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