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以音乐勾勒祖国锦绣山河,《千里江山》在上海世界首演
文汇2022-07-30 21:18:42

一幅咫尺千里、穿越时空,富有中华民族人文哲思的音乐画卷,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恢弘展开。今晚,现场乐迷和线上过百万听众共同见证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在沪世界首演。这部由上海交响乐团演绎的鸿篇巨制,不仅为2022上海夏季音乐节重磅收官,也从这里开启全国巡演的序幕。

“希望每一位听到这部作品的听众朋友,能感受到作曲家心中的中国之美,唤醒心灵深处的爱国热情。”《千里江山》的倡导者,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主席、指挥家余隆介绍,该作由上海交响乐团作为发起团之一与联盟23家院团联合委约,经作曲家赵麟历时一年精心打磨。作品中六个风格迥然不同的乐章,对应着王希孟画作《千里江山图》的六个部分,以音乐勾勒祖国锦绣山河,彰显大国气度。

饱含中华民族意蕴的国乐之声,与成熟的交响乐创作技法相结合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创作灵感源自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画作——《千里江山图》卷,这幅描绘了祖国山河雄浑壮阔的绝世佳作。画作中,每一座山、谷、丘、水都有着不同的模样,疏密错落有致,气势联贯,极富音乐韵律美感,给了作曲家无限的音乐想象。

“在创作过程中,我从《千里江山图》以及中国的古典文化中得到了启发,希望为其注入古典与现代的交织。”作曲家赵麟说,《千里江山》一共包含一段序曲与六个乐章,其中每个乐章都采用了类似《诗经》的“比兴”手法,先写物,再由物及人。而《千里江山》也是上海交响乐团与赵麟继大提琴与笙的双协奏曲《度》之后的再次合作,双方一直在尝试通过音乐探寻何为“中国人”“中国灵魂”。

通过管弦乐队与笙(翁镇发)、琵琶(李胜男)、二胡(陆轶文)、钢琴(孙一凡)、竹笛(王俊侃)多个独奏乐器及民族女高音(方琼)的珠联演绎,《千里江山》将饱含中华民族意蕴的国乐之声,与成熟的交响乐创作技法结合,辅以中国经典诗词文本,营造出天人合一、大道至简的东方美学意境;更是将千年来中国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人、道、自然的关系纳于五音六律之中,既有历史的浓郁厚重又有传统文化的清淡空灵。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首演版里,第六乐章在竹笛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箫,充盈山水人文意境。

“90后”挑大梁兼任指挥和钢琴,通过和前辈的切磋受益匪浅

今晚《千里江山》在沪世界首演,由“90后”孙一凡兼任指挥和钢琴。“这部作品和中国画紧密结合,展现了极具画面感和渲染性的声音的印象。”孙一凡告诉记者,在《千里江山》的音乐中,既能听到对整体气氛的渲染,比如铜管和弦乐在配器上的一些配合,也能听到一些类似点描一样的音符,比如长笛所营造的鸟鸣声,从而体现了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强烈对比。

“作品中有很多山水画的交融时刻,比如第二乐章‘水运溶漾’最重要的是‘溶’字,意味着水、天、云、雾之间没有间隙,是水乳交融的,在声效上,我就会在排练时强调笙的部分结束以后,弦乐接过来的音色音量应该和笙无缝衔接。”孙一凡说。

为了更贴近作曲家的初衷,孙一凡在演出前和赵麟进行过多次交流。比如对作品第二乐章后半部分的理解,在孙一凡看过谱子后的想象中,是两个小孩在戏水,充满童趣和童真。然而,赵麟的本意却是两个老头在面对面喝酒。“赵老师所要的意境多了超然和淡泊,假如音乐处理得太过于激进和调皮,就和作曲家想要的效果背道而驰了。”

为了帮助这位独挑大梁的年轻指挥理解作品,余隆总监还邮寄了一本解读画作《千里江山图》的书籍,让孙一凡受益匪浅。“从宏观上说,《千里江山图》有着非常大的全景式画面;从微观上说,能从中看到河上的渔船,有人在打鱼,有人在送货,而路上的行人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带小孩,有的在洗衣服,动作和表情各异。”孙一凡认为,这幅画作的神奇之处在于既兼顾了微观的精确性,又不失宏观的结构感,这也促使他产生更多思考。

“当你在钻研细节之后,不能彻底沉浸到细节里面,这样只会一叶障目,相反要站远再去观察它的全景。”孙一凡观察到,画作《千里江山图》之中有个小亭子,亭子里有两个人在饮酒对谈,这两人究竟在聊些什么?假如站远点看,就会看到人和亭子在江山面前又变得无比渺小。“也许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但是你站远了看,这个世界究竟是人围着世界在转,还是世界在围着人转?我产生了很多哲学的思辨。”对于这位“90后”来说,排演这样一部作品的所得所获,不止于音乐本身。

继上海首演后,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将陆续由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多支乐团分别在全国多个城市上演共计20场演出,以音乐足迹踏访祖国的锦绣山河,以此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深圳和广州的演出中,将由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地音乐家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完成。余隆则将执棒“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乐团”为第二十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揭幕。

链接:

解读交响音诗《千里江山》

与原画作的六个部分相对应,作曲家赵麟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也分为六个乐章,其中每个乐章的标题和副标题都来自中国古典文学名句。

第一乐章标题“云飞起,楚天千里”出自出自宋代辛弃疾《贺新郎·邑中园亭》(回首叫、云飞风起)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第二乐章标题是“水云溶漾”出自宋代苏轼《画堂春·寄子由》(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副标题分别出自苏轼《哨遍·春词》(一霎晴风回芳草,荣光浮动,卷皱银塘水)与《醉翁操·琅然》(醉翁啸咏,声和流泉);第三乐章标题“月壑松风”出自五代巨然画作《万壑松风图》,副标题同样出自苏轼《醉翁操·琅然》;第四乐章标题“千叠浩荡”出自宋代范成大《满江红》(山倒影,云千叠。横浩荡,舟如叶。),副标题出自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第五乐章标题“峥嵘曙空”与第六乐章“万山入海”歌词均出自唐代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这些诗句大多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在面对山水风景时的内心感受,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念;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也是作曲家赵麟在创作这部音乐作品时的中心思想。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虽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并非单纯用音乐诠释画面。如作曲家本人所说,“这部作品是我通过山水抒发情怀的一种创作,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它其实并不是在写景,而更多的是写人身处自然、身处社会时的内心活动,以及外界对人的影响。”作品以管弦乐队与笙、琵琶、二胡、钢琴、竹笛、女高音等不同器乐协奏的方式,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审美意蕴的热爱,到从古至今仁人志士赤子之情的礼赞,展现开放包容天下一家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世界。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

赵麟

由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23支交响乐团联合委约创作

第一乐章:云飞起,楚天千里

第二乐章:水云溶漾,为笙与管弦乐队所作

荣光浮动,声和流泉

第三乐章:月壑松风,为琵琶与管弦乐队所作

琅然。清园。谁弹。响空山

第四乐章:千叠浩荡,为二胡与管弦乐队所作

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第五乐章:峥嵘曙空,为钢琴与管弦乐队所作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第六乐章:万山入海,为女高音、笛箫与管弦乐队所作

万众归心,天下一家

摄影:叶辰亮

作者:姜方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邢晓芳

作者:姜方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