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大暑时节丨这里是与热夏的最优解
北京号2022-07-23 18:12:00

几场大雨痛痛快快将暑气浇了个透,整片天空也洗得干净、阳光透亮。当夏日行至盛处,便应是这样坦荡清爽的模样。是大暑来了,园林如是低吟。

(无锡·寄畅园)

一个七月,先有一场小暑,作为盛夏小心翼翼地试探。当这一月行至中央,将气氛与气温都烘托到位,大暑便施施然地盛装登场。

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阳光猛烈,大雨滂沱,这大概是一年之中最阴晴不定的时候,幸好我们有园林,是雨是阳,是阴是晴,俱在这理想世界间得到了和解。

大暑分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苏州·退思园)

一候腐草为萤

季夏之月,腐草为萤。古人的浪漫总是与黑夜中的微光缠绵不息,将大暑时节枯萎逝去的腐草,重新托生于萤火烁光之间,生死之间的界限被无声地诗化,是盛夏赠予世间的浪漫。

二候土润溽暑

大暑之际,高天烈日的威力将土地炙烤得滚烫,而丰沛的雨水又将新生的希望注入其中,暖和湿润的泥土是万物生长的温床,为不远处的秋季埋下了丰收的伏笔。

三候大雨时行

大雨从来不肯让烈日在盛夏独美,一场痛快淋漓的雨水总是能浇透燠热带来的一切烦闷。大暑之时,雨热同季,倾盆大雨熄灭了暑气,更为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送上了最好的祝福。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这便是盛夏园林之中最惬意的模样,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在避暑这点上尽极巧思。

然而若是说起十足的夏日威力,还是当属低纬度的岭南地区,坐拥烈日骄阳,呼吸之间亦是湿热非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出了独具避暑特色的岭南园林。

(东莞·可园)

轻盈、自在、敞开的岭南特色,为自然化、艺术化的园居生活注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在避暑方面,考虑到岭南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园林建筑多半选择建成南北走向,尽可能地迎风畅凉。

而建筑多以两种形式为主,一种如东莞可园一般的连房博厦,有别于江南园林中点景式的庭院散放格局,岭南园林将建筑与庭院连为一体,通过大片房屋进行降温,将实用特色发挥到极致;

另一种则是高墙冷巷,采用多进院落的方式来通风降温,以佛山梁园为例,即大前庭搭配小后庭,以最小的面积取得最好的通风效果。

(佛山·梁园)

岭南在高温之余,多雨更胜江南,丰沛的雨水除了令植被繁茂、四季鲜花不绝,构筑起独特的南国风光之外,大雨冲刷更使岭南园林形成了石峰生泉、落瀑成潭的崖瀑潭局景观,佛山清晖园之凤来峰即是其中翘楚。

飞珠溅玉、清泉奔涌,使园林望之而无限清凉,如此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理水之法,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的水景风致。

(佛山·清晖园)

这是烈阳与大雨并济的盛夏时节,且与园林相逢于檐下雨帘、廊上夕光,在这个不宁静的夏天,躲入一座宁静的小园,享受诗意而自由的栖息时光。

(中国园林博物馆)

盛夏园林 与你共享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