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张可盈《幸福到万家》成就何幸运的双面人生,开启表演新征程
凤凰娱乐2022-07-22 11:04:11

热播了近一个月的《幸福到万家》迎来了大结局,每个人都在披荆斩棘后看清生活并且更加热爱生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奋斗之路。姐姐幸福如大家所愿当上了一家之长,妹妹何幸运也迷途知返,离开义道,加入方圆律师事务所,与关涛继续并肩作战。看到这里,观众终于松了一口气,何幸运作为剧中反差最大的角色,前期有多令人心疼,后期就有多招人恨,好在最后找回本心,诠释了人间正义。

上次大家如此热烈地讨论青年演员张可盈,还是《老酒馆》里的小棉袄,那同样是一个成长型的角色。三年过去,张可盈的成长在何幸运这个角色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为了演好这个不算讨喜的角色,张可盈在很多时候抛弃了“演”,而是想幸运所想,真正吃透角色,站在她的角度为所有行为作出合理解释。为此,她选择了一些看似有些“笨”的方法,努力地与角色合二为一,忘记自己、为角色服务。从观众潮水般的评论中,她在表演上的进步已经有目共睹。

自卑与自负,何幸运的双面人生

《幸福到万家》故事的开始便从何幸运而起,一场“婚闹”把剧情推向了第一个高潮,也把该剧推上了第一个热搜。这是故事的开始,多数观众都在心疼这个老实又有点怯懦的姑娘,连续几集,何幸运的哭戏也成了热搜榜上的常客。

“婚闹”是开场大戏,是后续剧情的铺垫和开端,但很多人意想不到,这场举足轻重的戏其实被安排在了临近杀青的阶段,这也意味着作为事件主角的张可盈需要一直通过想象来调动情绪,并运用恰当的行为诠释“婚闹”对何幸运三观重塑的影响有多大,不断思量和打磨,把握好这个度,是对张可盈提出的额外要求。

从一开始,幸运就是矛盾的,虽然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从小的生长环境所赋予的封建保守却一直笼罩在她身上,“婚闹”发生后,她悲愤、难过、害怕,最多的情绪还是无奈,最终也只能以进城工作的方式妥协。

看完大结局,不难发现,何幸运是不断成长的,或许速度有些慢,甚至还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殊途同归,最终指向的结局是理想的。从一出场,何幸运便与姐姐说出了自己身上的矛盾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客观上的物质条件,也有影响人主观的思想层面。但当时的幸运刚毕业懵懂无知,在何幸福问她,农村人和城市人有啥不一样的时候,她也只能回答,“说不明白,反正就是不一样”。农村没有了归属感,城市又没有容身之处,这是她成长道路上反复出现的症结。

自卑与迷茫环绕着刚毕业的何幸运,但骨子里骄傲的小火苗也隐隐闪动。找不准方向,也认不清自己,理想与良知在生存面前变得不值一提,才让贪心与虚荣钻了空子,让何幸运走上了弯路。拿钱撤案、帮万传美拟定和解书、在姐姐最需要钱的时候断然拒绝援助,这些都让她招来反感。但正如面对姐姐的质疑,何幸运所说的那样,因为她知道秀玉就像是当初的自己,所以才知道更应该选什么。这是何幸运进入社会之后学到的第一课,也是她抛弃正义后的选择——争取最大利益选择妥协。

从张可盈的微博长文不难看出,张可盈在饰演何幸运的过程中,也走过了一遍她的成长路程。因为父亲早逝,自己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即使家庭条件不如意,但何幸运在工作之前都是被保护的那个,一场婚闹让她看清了这份保护是有限的,妈妈希望她不要再闹,姐姐虽然要为她讨说法,但是她也想凭自己的能力保护家庭。后来又进了城,无依无靠更让她明白了凡事靠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她之后的选择是有迹可循的,也是符合人物发展的。张可盈为了厘清何幸运的行事原则,在有限的剧本之外,又补充了多份人物小传,何幸运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让人物尽可能立体,每一个选择都有说服力,才有了最终呈现出来的何幸运,让人怜惜又痛恨的何幸运。

不走捷径,张可盈沉浸式演技难分戏与现实

像何幸运这样的两面性很强的角色对年轻演员来说是有难度的,张可盈透露,她在两年前拿到剧本的时候也有过困惑,和观众一样对何幸运的很多行为同样不理解。后来是郑晓龙导演的点拨让她顿悟,何幸运经历了婚闹、职场性骚扰、被房东赶出门……她的三观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从这些角度出发便能理解何幸运了。于是张可盈就让自己沉浸进角色,为了演技更连贯更顺畅,拍戏期间便与角色不分你我,藏匿起自身大大咧咧的开朗性格,与阴郁、畏缩、不自信的何幸运融为一体,入戏程度就连她的经纪人都发出了“是不是被欺负了”这样的疑问。可见拍摄期间,张可盈对塑造角色所付出的心力。

这种沉浸式的表演被张可盈称为“笨方法”,没有太多生活经验借鉴,所以让自己彻头彻尾变成角色。而恰恰是这种不走捷径的“笨方法”成了角色立住的根基,张可盈此前饰演过的角色性格大多与她本人相近,即使是年代剧《老酒馆》中的小棉袄,虽然故事背景与现如今的生活相去甚远,但小棉袄身上的洒脱、不拘小节在张可盈的身上也能搜寻到一些印记。相反,何幸运虽是同龄的毕业生,唯唯诺诺、极度自卑的内心却拉开了她与演员本人的距离。能把角色的完成度提高到如今的层次,多次登上热搜榜单使得全民讨论,已证明不能用一个“笨”字概括张可盈的表演方法,还有悟性与脚踏实地。

如果说电视剧可以反复打磨,那么话剧则是一次性的艺术,张可盈专心钻研演技,把自己当一张白纸,稳扎稳打参与到话剧创作中去。担任大女主的《万白》和《正阳书局》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尤其是在曹禺名剧《原野》中的“金子”,更是接棒刘晓庆、徐帆,成为第三代金子,收获业内外好评无数。从《老酒馆》到《幸福到万家》再到话剧舞台,足以看出,张可盈对于表演绝不是玩票的性质,为了诠释身为演员的更多可能性,她甚至怀着忐忑的心去挑战反派角色,演技也越来越纯熟、自然、流畅,对于大量哭戏的把握、不同情绪的层次处理,都有了明显进步,更是凭哭戏登上了热搜,可见可可的哭戏多么动人心魄。

7月20日,张可盈生日当天,《幸福到万家》收官,幸运终于迎来了“幸运”的结局,这是给她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带着满满赞誉奔赴下一场挑战,青年演员张可盈未来可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