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海运价回落,中欧班列上海号还香吗?俄乌冲突下无惧撤柜、静默后报复式集货…
上观新闻2022-07-14 07:02:17
中欧班列“上海号”命运多舛。

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海运市场经历了缺箱、爆舱、运费疯涨,中欧热门航线集装箱运价一度飙升至1.5万美元。但在多轮造箱投入及运力供给下,海运运费终现回落,上海至欧洲基本港集装箱运价已从年初约1.3万美元下探至7000美元。

相比之下,中欧班列“上海号”略显尴尬——去年9月,为缓外贸之痛,“上海号”成功开行首列,并在运营之初保持了每周一列节奏。但此后,受俄乌冲突和今年上海新一轮疫情封控影响,“上海号”遭遇部分撤柜,开行频次也大幅减少,5月底以来虽逐步恢复“武力值”,又遇海运运价下跌。

命运多舛的“上海号”还香吗?

6月以来货源强势反弹

2021年9月28日,首列“上海号”从铁路闵行站出发,在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地,终抵德国汉堡,全程用时13天,每个40尺集装箱运价约1.1万美元。截至6月10日,“上海号”已累计开行25列,总货值约7.78亿元,且实现了中欧线、中俄线、中亚线全覆盖。

今年2月下旬开始愈演愈烈的俄乌冲突,令“上海号”充满变数。尽管线路本身从物理上讲并未中断,但丹麦DSV、瑞士德迅、德国DHL等货代巨头或主动或迫于政府压力宣布暂停中欧班列业务。由于我国货物出口绝大多数采用FOB即离岸价贸易方式,因此中欧班列“上海号”货源多以欧洲货代公司为主导,这些公司的决定变化,直接导致“上海号”欧洲业务货源下降40%,班列开行频次亦减半。

随后又遇3月底上海开启封控,“上海号”4月整月“静默”。5月以来,班列的平台公司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调动力量积极揽货,实现5月2日自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口岸回程一列,货物多为有色金属原材料等大宗货物。5月另有去程一列,即5月29日下午,搭载着49个集装箱机械设备的“上海号”出发前往俄罗斯罗斯托夫州,成为3月下旬上海疫情发生以来首列运营出口的中欧班列。

6月,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上海号”因势调整,积极发展俄罗斯业务,货源强劲反弹,早在6月上旬就集齐约10列班列货源,并积极向铁路部门争取,希望在7月底前获得20列以上开行计划。

由此可见,中欧航线海运运价下跌对“上海号”影响不大,“事实上,铁路价格受俄乌冲突影响,已经早于海运先行降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国际班列咨询服务中心国际事务联络专员杨杰告诉记者,自今年2月开始,中欧班列运价就从去年最高峰的每箱1.5万美元,跌至七八千美元,其回落值与海运相近,“所以,俄乌冲突和海运运价下跌的影响对‘上海号’均不是致命的。”

出口进口都有巨大潜力

在欧洲业务受到俄乌冲突影响后,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反而走出“小阳线”。今年前5个月,中俄双边贸易同比增长近三成,推动今年中欧班列中俄线开行大幅增长。其原因之一,在于海运渠道,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等船公司宣布不再靠泊俄罗斯港口,导致俄罗斯方向的海运运力减少,部分货物“海改铁”,选择中欧班列出口俄罗斯。

进口方面也有潜力。“上海号”今年首列中亚线回程即哈萨克斯坦回程就是明证。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也是中亚地区较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除有色金属、矿产外,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出口小麦的需求也非常旺盛,“上海号”从中大有作为。另外,德国方面对向中国出口高端消费品、仪器等表达了强烈诉求。2021年10月,“上海号”就曾自德国汉堡出发,装载第四届进博会展品抵达上海。

2021年10月,中欧班列回程“进博专列”,曾为第四届进博会带来欧洲展品。

“铁路运输介于空运和海运之间,价格比空运低,耗时比海运短,这是它在时代考验下能顽强运行的原因。”杨杰告诉记者,早在中欧班列出现前,市场上就出现了海空联运产品。“比如货物从上海先海运至韩国仁川,随后再空运至法兰克福,用时约一周;或者自上海海运至迪拜,再从迪拜飞欧洲,用时约三周。这样的联运,旨在弥补直飞欧洲太贵、纯海运又太慢的短板。但是,当国际铁路运输产品如中欧班列横空出世后,部分海空联运产品便销声匿迹了。中欧班列恰是以性价比和时间上的确定性赢得了竞争力。”

要比空运、海运更靠谱

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锦秋透露,上海的枢纽地位,决定了中欧班列“上海号”即便在无地方补贴情况下依然集货不愁。“现在头疼的反而是场地。”因堆场不够,后续货源难以提前布局于堆场;囿于场地,吊车操作、海关查验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

除场地掣肘外,铁路运输的部分禁运规定也限制了“上海号”的业务发展。“上海号”相当一部分客户为外贸头部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先进科技企业等,其产品多为高端医疗设备、精密仪器、汽车、大型设备等。目前,欧洲市场正在成为中国新能源车的最大出口市场,若铁路部门能放宽汽车锂电池等铁路运输限制,将极大有利于“上海号”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此外,“上海号”的货场不具备“一类口岸”的海关监管条件,也限制了出口和返程进口作业的操作。

杨杰认为,“上海号”大可积极探索建设中欧班列集拼集运中心,“散货客户可提前进入集拼集运中心实现报关,由中心帮忙化零为整,高效发车,以解决此前中小客户只能自己在外拼单后才能进站报关的痛点。”“上海号”的更大文章在于实现空铁海多式联运,加快建立过境集装箱集结中心,在更大范围实现海陆空资源的调配与分拨,减少集装箱落场、提箱、进场、等待等中转环节时间,极大提升集疏运效率,让中欧班列在上海发挥更大动能。

据悉,在“上海号”始发地铁路闵行站,各政府部门多方协调支持,已在酝酿场站扩容,需求面积约是目前场站面积的7倍。王锦秋说,“上海号”的理想状态是两天三列,这样的规模,是与上海正在构建的海陆空一体化集疏运体系相匹配的。形成规模后,“上海号”的运价也有望更具竞争力,“把‘上海号’打造成比空运、海运更靠谱的物流产品,未来它一定更香!”

作者:徐晓语 李晔
选稿:单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