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广东侨乡台山夏日乡味鲜甜在“鲫”
中国新闻网2022-07-10 20:21:00

中新网江门7月10日电 题:广东侨乡台山夏日乡味鲜甜在“鲫”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又是一年暑假至,曾一度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广东台山市上、下川岛,即将迎来一年之中游客如“过江之鲫”的旅游旺季。台山拥有广东十大最美海岸线之一,丰富的海产食材和独特的地道美食数不胜数,到访体验过的游客多数会通过微信、抖音、大众点评等手机软件分享充满诱惑的美食照片或短视频,吸引众多食客根据“网评”寻味而至,用鲫鱼烹制的乡味就是其中之一。

在台山市康桥温泉度假村所在的白沙镇,近期有网友强烈推荐去当地乡味十足的酒楼品尝特色电饭煲鲫鱼焗饭。“我们在手机刷视频时留意到,这里的鲫鱼焗饭非常有特色,尤其是用电饭煲都可煮出饭焦,非常不简单!所以我们今天特意过来试一下,看味道和口感是否与视频探店介绍的一致。”近日,慕名而来的开平食客梁先生说,他以往只品尝过鲤鱼焗饭,鲫鱼焗饭从未吃过。

“你们今天想吃鸡焗饭,还是鲫鱼焗饭?鲫鱼单条重量在1公斤左右,按重计费,每公斤80元(人民币,下同。价格已包含焗饭所需的大米),现捞现杀。”白沙镇聚豪酒楼的服务员介绍,“用姜蓉、陈皮等配料,将处理干净的鲫鱼稍作腌制。等电饭煲里的饭煮至差不多熟时,掀开盖子,将腌制好的鲫鱼铺在米饭上面,盖上盖子再煮几分钟就行。”鲫鱼焗饭是该酒楼的招牌焗饭之一,焗出来的鱼肉嫩滑,米饭鲜香扑鼻,饭焦金黄香脆。

据介绍,在台山当地的茶楼饭馆,用鲫鱼烹制的美食繁多,有虾酱蒸鲫鱼、豉汁蒸鲫鱼、清蒸鲫鱼、油盐白鲫、盐焗鲫鱼、鲫鱼煲苋菜、鲫鱼簕菜汤、鲫鱼豆腐汤、鲫鱼萝卜汤、鲫鱼田基黄汤、鲫鱼马屎苋汤、鲫鱼腐竹汤、鲫鱼粥等,因出品鲜甜而广受食客青睐。

在距离白沙镇聚豪酒楼约40公里的四九镇禾味农家饭店,鲫鱼蒸水蛋几乎成了饭市中每桌必点的菜式。“我们鲫鱼蒸水蛋的特色,是将鲫鱼起肉切片,将鱼骨架整条摆在盘中间,把切好的鱼片放于两侧,浇上搅拌好的蛋液,上炉蒸六分钟即可”禾味农家饭店的负责人伍家富介绍,鲫鱼肉经处理后切片,已吃不出有小刺,入口鲜甜嫩滑,老少皆宜,是该餐厅的招牌菜之一。

水步镇也有多家餐厅用鲫鱼烹饪招牌菜式,食客好评如潮。“前两天在水步一家餐厅,我吃了一道菜叫‘盐焗鲫鱼’,口感比较独特,是用锡纸包住焗熟的,里面只有盐和一条个头较大且没有刮鱼鳞的鲫鱼。上桌后,用筷子将鱼鳞带着鱼皮整片小心掀开,直接吃里面的鱼肉。”近日,肇庆的陈女士跟台山的朋友聊天时说,盐焗鲫鱼的做法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暑过后的台城,傍晚时分起,街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那些经营宵夜的饮食店早已备足食材,将以最拿手的出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其中,专营鲫鱼粥的档口推出“一鲫两味”(鱼片煮粥+清蒸鱼骨架),味鲜粥滑,吸引众多年轻顾客前去帮衬。

“这档煮的鲫鱼粥很鲜甜,鲫鱼起肉切片与本地出产的泥虫搭配,粥水恰好裹住鱼片,入口清甜,泥虫保持自身的爽脆,加些葱花、芫茜、胡椒粉,我自己可连续吃上两三碗。”7月9日,来自湛江的“90后”食客小莫透露,他经常带朋友到台山游玩,鲫鱼粥是他们宵夜的首选。待冬春季台山生蚝肥美时,加些生蚝与鲫鱼肉、泥虫同煮,这粥的味道更是鲜到极致,容易令人欲罢不能。

近年来,台山当地政府多措并举加强旅游宣传和旅游推广,使“乡村游”“文化游”“滨海游”等吸引大量游客。如今,每逢节假日,台山游人如鲫,休闲游玩之余,更多的是前往感受侨乡不一样的烟火味。(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