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安倍遇刺将在日本政坛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中国新闻网2022-07-10 11:54:00

(国际观察)安倍遇刺将在日本政坛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朱晨曦)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8日在奈良市发表助选演讲时遇袭中枪,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这将在日本政坛引发什么连锁反应?对此,中国国际问题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安倍遇刺身亡将给日本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内部的派系分化整合以及日本政坛带来明显影响。

战后最特殊的日本参院选举

安倍遇刺是战后日本鲜有发生的恶性事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称刺杀行为是“卑劣的暴行”。7月10日是日本参议院选举日,日本迎来战后历史上首个前首相遇刺身亡背景下的参议院选举。安倍遇刺以后,岸田表示,“不会向暴力屈服”,按预定日程进行竞选活动。日本朝野各党高层9日也以各自形式恢复竞选。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表示,安倍遇刺事件对选举选情带来微妙影响,自民党或赢得一些同情票。“在选举过程中,自民党最大派系领导人中枪身亡。选民在投票时感情因素或代替对政党政策选项的理性认识。”

该事件给选举气氛带来变化。分析认为,安倍遇刺身亡后,日本媒体对其人物评价多为正面,对选民心理倾向形成诱导。“事件发生后,各个政党都对极端行为、刺杀事件、行凶者进行谴责。这样一来整个画风议题就变了。”刘江永指出,在政策论争上,一些政党在安倍遇刺后已不好再就其政策展开批评反对,选举焦点产生变化。安倍遇刺事件的影响从短期来看,便是打乱了参议院选举的节奏。案件发生前,自民党选情已经占优,案件发生后更可能进一步扩大优势。

修改宪法、摆脱“战后体制”是安倍的政治主张。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岸田8日在官邸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将切实继承安倍的想法。”

岸田曾称,自民党和与其联合执政的公明党目标是拿下超半数的55个议席,分析认为,受安倍遇刺事件影响,自民党很可能赢得压倒性胜利。修宪势力能否在参议院选举中达成修宪所需三分之二议席的目标成为最大关注点。

“安倍经济学”将走向何方?

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后,为度过泡沫经济崩溃后所谓“失去的二十年”,他推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即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促进增长的结构性改革。对于“安倍经济学”将走向何方,刘江永表示,日本在短期内会继续延续“安倍经济学”。

“由于自民党作为执政党,在选举中主要强调安倍经济学带来的正面的影响。因而在选举结束后的短期内将继续执行该政策,实现政策的连续性。”刘江永表示,在该政策下,日本央行大幅加印日元,日元向贬值方向发展,改善了出口公司盈利能力,也有助于股票市场的迅速恢复,日本大企业大多数支持“安倍经济学”。

同时,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继承了“安倍经济学”衣钵,黑田通过日本央行持续推进着量化宽松策略。短期内日本政府大幅度推翻“安倍经济学”并不现实,人事因素也将对“安倍经济学”能否继续施行产生影响。

不过,从长期来看,“安倍经济学”已暴露出弊端,并未让日本民间恢复消费和投资活力。由于核心原料、能源过度依赖进口,2020年以来日本家庭在能源领域的开支占比持续增高。

刘江永介绍,此前多年日本经济虽然得不到刺激,但日本物价几乎没有上涨。在安倍执政下,物价开始普遍上涨。随着股市上扬,大企业盈利增加,日本民众却未尝到甜头,出现贫富不均的现象。对此,岸田内阁也提出了“新资本主义”的构想,以改善分配问题。分析认为,对于是否会“改弦更张”,需要等参院选举尘埃落定,岸田政府执政基础稳固后才可能提到议事日程。此外,欧美的货币政策也将成为日本政府是否调整政策的考虑因素。

自民党派系势力或此消彼长

安倍遇刺身亡对日本政坛造成了巨大震撼,其影响长期而言,将会对参院选举以后执政党内各大派系的力量对比、权力分配产生重大影响。

安倍是自民党内最大派系“安倍派”领导人,而“麻生派”是自民党内第三大派系,两大派系持续影响着日本政坛的走向。刘江永认为,从长期看,自民党内部的力量将迎来分化组合,此消彼长。“安倍派”短期内恐陷入“群龙无首”状态,而“麻生派”领导人麻生太郎年事已高,曾在日本政坛呼风唤雨的“安麻体制”或成为强弩之末,影响力大为下降。而现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执政地位将更为巩固,其决策空间也将增大。

刘江永表示,前首相当街中枪身亡在日本战后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将对日本选举文化产生冲击。未来,日本将加强政治选举活动的安保措施。

安倍遇刺对日本外交、安保等路线有何影响?刘江永认为,该事件对日本既定路线的影响不大,岸田在安倍遇刺后明确表示“将切实继承安倍的想法”,岸田是安倍长期执政时期的外相,日本政府执政方向,特别是日本外交、安全政策基本方向大概率不会因为安倍退场而转变。安倍遇刺后,自民党派系势力将迎来此消彼长,酝酿重组。日本政治将走向何方,值得进一步关注。(完)

选稿:潘丽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