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马踏飞燕”文创走红,媒体:期待更多“绿马”奔腾而来
澎湃新闻2022-07-03 10:11:00

铜奔马毛绒玩具与馆藏铜奔马对比,毛绒玩具更加可爱。张铁梁 摄/视觉中国

铜奔马毛绒玩具与馆藏铜奔马对比,毛绒玩具更加可爱。张铁梁 摄/视觉中国

绿马走红了。没错,是马踏飞燕的“马”,不是健康码的“码”。

它是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马踏飞燕”文创毛绒玩具。这个系列玩偶有两款姿势,皆龇牙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其中,一款绿马金鸡独立踩住不情不愿负重而行的“飞燕”,另一款则相对“忠实”地还原了文物的造型,三足腾空,一足轻踩身下那只想要努力挣脱的小鸟。

人人都笑它丑,却又忍不住下手。在甘肃省博物馆官方网店里,刚上架不到半个月的铜奔马毛绒玩具勇夺销量榜第一,比第二名商品的销量高出近900单。

听说这玩意儿已经供不应求,现在开启了15天的预售,工厂里的缝纫机都踩冒烟了。

铜奔马原是东汉青铜器,名副其实的国宝级文物,中国旅游标志,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是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为什么要这样“糟践”自己的宝物了?

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市场总监介绍,初衷是为了让博物馆的文物走进时代的浪潮,变得更潮更有趣,拉近当下人与文物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的人亲近传统了解中华文明文化。他们还给这些毛绒玩具起了一个颇有网感的名字“神马来了”系列。

网友们给这玩偶起了个更形象的名字叫“驴踩小鸡”。

他们把“驴踩小鸡”买断货的原因很简单——“丑萌丑萌”的,看起来很解压,而且还是“绿马”。

其实,在“驴踩小鸡”之前,东汉铜奔马曾以网络表情包的形式流行,铜奔马嘶鸣时露出那一口大白牙有着睥睨一切的气势,让网友们给它配上了各式各样的“豪言壮语”。

不得不说,这一届年轻人都很爱玩国宝。

比如,已是“老网红”的故宫淘宝,雍正御批系列玩意儿销量经久不衰。一把折扇,配上“御笔亲题”的“朕亦甚想你”“朕心寒之极”,把皇家的威仪就这样幽默地转嫁到了21世纪持扇少年身上。

再比如,网络新贵三星堆的文物,那青铜面具人被安排在一张小桌前,四人围坐玩起了川蜀最具特色的休闲娱乐项目麻将。

还有唐宫小姐姐、兵马俑手办、仕女瑜伽……一个个无价之宝飞出博物馆的高墙大柜,化身玩意儿来到寻常少年手中。那些个原本只能在书本、博物馆里看到的一本正经的国宝,化作手里可亲可玩的“小可爱”,叫人爱不释手,把玩不已。

真是国宝的贵重千篇一律,有趣的玩意儿万里挑一。

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文物数不胜数,哪一件都价值连城。不过这些无价之宝却总有点高高在上,可远观而不可近玩,不如来个小小的“替身”更亲切。这些有趣的文创玩偶就像是“替身”,年轻人“一偶在手,天下我有”,一个小小的玩偶就能感知泱泱大国的千年历史和地大物博,历史真的可以又潮又有趣。

这已成为潮流。去年的“双11”期间,博物馆文创成为黑马之一,开售首日销量就激增超400%。

博物馆对这种潮流把握得也很到位,他们手握丰沛资源又深谙粉丝心理,已经探索出了相对成熟的文创开发营销模式。而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了解越深,对文物也就越热爱。当博物馆用更加亲和和开放的姿态拥抱大众,用文化的跨界填平年龄的代沟,一下子打开了局面。

未来,有理由期待会有更多的“绿马”奔腾而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作者:邓崎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