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开播!情景喜剧》:怀旧情结与喜剧精神同在
中国妇女报2022-07-01 11:31:56

友谊与梦想的交织,情怀与喜剧的融汇,让《无限训练班》在重温昔日经典港剧的片段与角色之余,用真情、真意、真感情,突破了语言的障碍,为观众传递出港式喜剧的欢乐以及他们自己的心声。

已在东方卫视开播一月有余的国内首档情景喜剧IP孵化节目《开播!情景喜剧》,让已经渐渐淡出荧屏许久的情景喜剧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且引发许多业内外人士对情景喜剧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和思考。

曾经,优秀的情景喜剧用浓郁的喜剧色彩、独特的戏剧风格吸引过无数观众,《我爱我家》《武林外传》《家有儿女》《爱情公寓》等经典作品,一度火爆全国并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但近几年来,情景喜剧却日渐没落,这一次,《开播!情景喜剧》以情景喜剧“IP孵化”为核心,采用剧综结合的创新模式还原情景喜剧制作的真实生态,竞技最终的胜出者,将有望把作品搬上荧屏在东方卫视播出。

重回喜剧的“宇宙”,情景喜剧能延续曾经的辉煌吗?答案还是未知数,但这档综艺,既让观众看到了情景喜剧的“过去”,也看到了情景喜剧的“现在”与“未来”。

杨超越团队的《家有姐妹》,温馨讲述姐妹情深、家庭生活;尚敬团队的《薪剧场》,新面孔、新思维重新解构情景喜剧;小沈阳团队的《沈阳这一家》,熟悉的东北味道关注现实生活困境;李雪琴团队的《今天有演出吗?》,以密集笑点演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王秋雨团队的《再见爱人》,将歌舞元素代入情景喜剧;王祖蓝和王浩信分别做过发起人的《无限训练班》,有情怀、有创新,在真实与虚幻的碰撞中聚焦“小人物”的命运。

直面社会议题、切中民生热点、发挥地域特色……六大剧组,六种截然不同的喜剧风格,六个不同题材的情景喜剧,有的在研究创新,有的在探索融合,有的在深耕内容,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于一个港剧迷来说,最令人惊喜的还是大湾区团队的作品《无限训练班》,在香港演员的“港普”和内地演员流利的普通话无法比肩的情况下,他们努力地制造笑点、认真地演绎角色,将怀旧情结、喜剧元素巧妙融合,让港式喜剧在这档综艺中大放异彩——

王浩信、张振朗、高海宁担当主角的《无限训练班》,在重温昔日经典港剧的片段与角色之余,展现的是TVB艺人真实的行业生态和成长经历。在这个“草根演员”逐梦演艺圈的故事里,有“小人物”的生存困境,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有他们对梦想的执着热爱与不懈追求。

第一期参赛作品,极具视觉冲击感,汇集了枪战、格斗、爆破等多种元素,将经典港剧片段融入现实情境,一场与《上海滩》、与周润发的“跨时空对话”,于舞台再现了《上海滩》许文强的伤感结局,也实现了“草根演员”与“大明星”的另类同框。

第二期参赛作品,文戏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既是一次对《冲上云霄》的致敬,也是对热爱梦想的人的无声激励,三个龙套演员的奋斗故事辛酸又励志,折射出的是哪怕承受生活重负也要积极面对困难与挑战的顽强力量。

欢乐的基调下,《无限训练班》真实呈现出了TVB艺人的工作状态与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共同拥有的敬业精神、喜剧精神。

戏里,为演好一个机长,王浩信饰演的王浩浩会为一个角色写6万字的人物小传。

戏外,已拿过两届TVB“视帝”的王浩信,为了《无限训练班》中一个3秒露腹肌的镜头,连续40天只吃沙拉与健身维持身材; 为了一段东北话对白,只要有时间就不停地练习,还虚心地向李雪琴请教如何能说出地道的东北味儿。

剧中,在拍戏时,张振朗饰演的张小朗被导演狂扇巴掌。

剧外,第一次参与内地竞技类综艺的张振朗,开拍前集中学习了解内地的情景喜剧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无限训练班》的排练过程中,他意外受伤,但依然忍痛坚持。

对王浩信与张振朗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的采访时,王浩信说:“这次参与演出情景喜剧的竞技,与我平时拍戏完全是两种感觉,情景喜剧有其特定的剧本模式,又是在现场表演,我不仅要去琢磨怎样投入角色,还要克服语言的速度。”虽然普通话相对流利一点,但在王浩信看来,这次竞技无异于一次头脑风暴。他和剧中的王浩浩一样,在笔记中认真记录下他对角色的领悟、对剧情的理解,也常常与编剧、导演讨论剧中的种种细节。

而张振朗则坦言:“这是我入行十年第一次用普通话讲台词,对很少讲普通话的我来说这真的很困难。虽然平时我们在接受采访有时也会用到普通话,但是在拍戏过程中是要代入角色情绪的,无法流利地表达台词会限制我的发挥。还好,我找到了一个好老师,让我慢慢学会改变自己的发音习惯,学会用一种我不熟悉的语言来表演。”每日都努力地学习普通话,从单纯的死记硬背到现在,他已经可以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表达。

不过,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并没有影响《无限训练班》在流畅叙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呈现出喜剧效果。

王浩信与张振朗,在剧中“复刻”他们在电视剧《反黑路人甲》中饰演的两位男主角的“神仙友谊”;在各自cosplay《冲上云霄》里吴镇宇和张智霖饰演的两位机长角色后,王浩信还完成了一段东北方言的对白;与吴启华饰演的“戏霸”华哥的斗智斗勇,令人啼笑皆非,反转剧情又带着人文关怀的温度……

他们的作品里,有笑点,也有泪点;有幽默的戏谑,也有温情的流露。

第二期节目中,天台上三个好友仰望星空时的互相激励,他们流着泪仍然对生活充满憧憬的那一幕,打动了现场的观众,也打动了荧幕外的许多人。而那一幕也是王浩信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片段,“那段朋友之间的真诚对话,也是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表达。”

友谊与梦想的交织,情怀与喜剧的融汇,让《无限训练班》用真情、真意、真感情,突破了语言的障碍。第一期节目宣布下位区待定后,有许多网友对这一结果愤愤不平;第二期节目,他们的表演得到了几个评委的肯定,也收获了无数拥趸。

对李雪琴团队的作品印象深刻的王浩信与张振朗,在这档综艺节目中都感受到了压力,在表达对东北特色的梗喜爱的同时,表示《无限训练班》带给他们更多的是收获。不在意输赢的结果,王浩信将这次竞技看作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很开心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时候参与这样一档综艺,可以让我看到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喜剧表演和更多喜剧的创作方式,虽然时间有限,但我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来提升自己的不足,也在剧中尝试了一些把角色处理得更好的技巧与方法。”

张振朗对自己普通话的“突飞猛进”很有成就感,他说:“之前听说这是一档和电视剧有关的综艺,我很开心,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并不是单纯的拍戏,原来情景喜剧的‘包袱’是这么重要!我们的剧本也因此改了又改,最后一集内容剧本反复调整,所以那几天基本上是通宵工作。遗憾的是用普通话表演,不能呈现最好的自己,如果再给我一点时间,我相信会做得更好一点。”

也正是由于他们的敬业,他们的谦逊,才让王浩浩、张小朗与他们自身合而为一。

关于喜剧,语言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一向是道很难逾越的鸿沟,但精湛的演技、有趣的剧情,以本色塑造人物形象,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让《无限训练班》为观众传递出港式喜剧的欢乐以及他们自己的心声。

左手是喜剧精神,右手是怀旧情结,对《无限训练班》的喜爱之情,或许就如同剧中天台上,他们高唱的那首歌——

“天气不似如期,但要走总要飞,道别不可再等你……如明日便要远离,愿你可以留下,共我曾愉快的记忆。”

(文/记者 钟玲)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