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上海这些古风打卡地,美哭了!
乐游上海2022-07-01 08:57:35

图片

热剧《梦华录》里那令人赏心悦目,古色古香的取景地亭台楼榭、雕梁画栋、小桥流水,我们一梦江南,沉醉不知归路。但其实上海也有这样的风景,这些古风打卡地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申园

图片

魔都版“江南百景图”,申园自从年初亮相,就刷爆了社交平台,在钢铁丛林的城市中,打造一座5万㎡的江南秘境。

图片

从豫园、日涉园和露香园三大名园获得灵感,行走其中,只见佳木茏葱,两边飞楼阁交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图片

申园八景各有特色,醉红映霞、古柯晚渡、玉堂春满、烟雨蓬莱、荷风鱼乐......就像是走进了一幅幅山水画!

浦东新区世博大道

青溪公园

图片

这处少有人知的古风园林,不仅有历史悠久的知道书院、万寿塔,还新建了不少仿古建筑。

图片

图片

蜿蜒曲折的回廊亭,层层叠叠的假山,疏密有致的庭院,大气疏朗又不失中式园林的精巧之美,很适合边逛边拍。

青浦区淀浦河南侧青松路西侧至柘泽塘

中新泾公园

图片

自带“徽州小院”的公园,说的就是中新泾公园。不用远赴西递和宏村,在家门口就能满足你的徽州情结!

图片

图片

沿水而筑的白墙黛瓦民居、泛着青苔痕迹的青石板、古色古香的花格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墨画!

长宁区淞虹路、哈密路交叉口

桂林公园

图片

上海人的赏桂好去处,桂林公园定能排在前列,曾经是上海滩名流黄金荣的私家花园,园内有遍植桂花树,每逢中秋佳节,总是满园飘香。

图片

如今成为了汉服爱好者们的拍照圣地!按照传统江南园林布局,小桥流水、叠山立峰、曲径通幽,尽显江南风韵。在园子里团团转一圈,飞檐、凉亭、石桥、茶坊.....分分钟梦回《梦华录》中钱塘江畔。

徐汇区桂林路128号

广富林文化遗址

图片

广富林文化遗址被称为“上海之根”,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广富林一带就已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

园区融合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唐风古寺、徽派民宅,也让这里成为古风爱好者们的“片场”。

图片

城隍庙、富林塔、知也禅寺、朵云书院最为出片,大片的朱雀红墙,还能拍出故宫同款大片哦!

松江区广富林路3260弄

韩湘水博园

图片

它是一座古桥博物馆,也是一片名木古树的保护区,韩湘水博园,了解一下~

图片

园内有百年以上古树600余棵,香樟、银杏、黄杨.....构成了一副苍劲的古生态画卷。

图片

园内还有50余座明清古石桥,五孔的韩湘桥、单孔的香泾桥、三孔的醒狮桥等,角角落落都是古风大片!

闵行区江川西路3805号

古猗园

图片

古猗园,这座位于沪上西北郊的园林,在炎炎夏日为我们提供了一方梦幻古典的清凉境。

自修缮完毕重新开园后,逸野堂、白鹤亭、绘月、不系舟……23幢历史建筑重现江南古典园林之美,再续园林佳话。

图片

目前古猗园满园荷香、亭台楼榭、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相映成趣,还有园内的九曲桥、隐香亭、鹤寿轩、怡景苑东部听瀑亭前汀步,可谓一步一景。

嘉定区南翔镇沪宜公路218号

秋霞圃

图片

秋霞圃是一座四季皆宜的苏式园林,名字中的“秋霞”二字典自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寄托了原园主“不坠青云志”的愿望。

图片

园内春有百花,夏有荷月,秋有红枝,冬有梅雪。四时皆有赏心景,甚至早中晚都体验不同。

图片

比如园内的“丛桂轩”,这座小轩东有桃花春景,南有入夏芭蕉,西有秋桂修竹,北有青松依山。小小一景,就能包容四季之美。

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314号

古华公园

图片

古华公园是一座仿古园林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在构筑上采集了奉贤历史上众多典故,迁入和再造了大批历史建筑,小桥流水间亭台楼阁密布,花草树木点缀,形成古朴典雅风格。

图片

园内“南塘第一桥”、“晚晴园”、“秋水园”等都是很适合拍照打卡的点。

奉贤区解放中路220号


图片来自小红书及各景点官微

具体开放时间以现场公布为准


选稿:严佳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