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舞蹈家夏冰剧照:心中摇曳那抹红
北青网2022-06-20 19:32:14

文/戴静

▲舞蹈家夏冰  

手上跳动着红色的火焰,心里翻滚着迸发的岩浆,无限的缅怀化成流淌的热泪,我用青春和生命舞出革命的铿锵。

黑暗的地方迸射出最耀眼的光芒,为国献身的亲人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你鼓舞着我一路成长,没有迷失方向,从你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继承的坚强……

——摘自夏冰诗句

夏冰身穿一身黑色紧身舞服,赤足,跳跃,翻滚……玄墨舞服象征着要冲破黑暗奔向光明的决心,大地色系的丝绸摆动飞舞,时而凌空,时而缠旋,表现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奋斗的精神。时而跨跳,时而斜线冲击,过去与当下,不同时空、多重情景交织重叠,光影投射出历史的纵横,背景红色的召唤在空中席卷,烈焰燃遍山野,眼抵诗与远方,行走超越极限,落脚踏实有力,心有星辰大海,微风吹拂诉说伊人思念。

勇敢不仅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选择。夏冰舅舅陈以文,1923年生于湖北沙市,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学生导报》主要创办及领导人之一。1948年同陈光楷等人一道在大竹张家场、杨通乡一带举行武装起义,凌厉潇洒,毅勇非凡。同年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949年同江竹筠(江姐)等人一起遇害,年仅26岁。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一个觉醒的年代,更是一个时代的觉醒。

夏冰总是在想,以文舅舅毅然决然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背后,到了生命的绝境关头,向死而生,承载了多少希冀?浸润了多少情怀?凝结着的是怎样的勇气和力量?

倾听镰刀和铁锤撞击的金属之音,让周围无边的暗遭受电击般地闪了一下,那些心中无我的人脸庞是如此的清澈,有一种滚烫的爱国情怀,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一种力透纸背的信念,叫“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有一种豪迈的民族气节,叫“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无数的革命先烈,带着对光明前途的追求、对未来家国的美好期盼,将年华赋予时代,热血撒向战场,英勇前进、慷慨赴死。而今日之中国,正如他们所愿,有着“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在红色基因的传承和驱使下,夏冰用自己的灵魂去构思和创作,用自己的舞姿去刻画和表现那些曾经鼓舞着她一路追求的伟大的信念和精神,让她生命中始终充满激情。夏冰舞蹈书写更加扣人心弦的“正文”,如舅舅一样的先辈们的那种爱国献身的境界,无时无刻不让她热血沸腾,她觉得用自己的舞蹈将先烈们的事迹演绎展现出来,就是她作为一个舞者最重要的责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夏冰感念舅舅涵养自己的生命,令自己觉知生命的韧性与能量。她常常和舅舅作穿过岁月的心灵的对话,让先辈们的事迹涤荡灵魂,升华作品。她不止一次登上井冈山去感受井冈山革命精神,为自己的创作寻找灵感,催生激情。经过几十年的追索沉淀,夏冰的艺术造诣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红色作品的创作上,佳作不断,直抵人心。

夏冰在时光隧道里穿行次数越多、越长,对历史和当下的认知就会越深刻,它的动人不在于宏大叙事,而是将诸多记忆的碎片细心拼合,是烙入骨髓,是热血豪情,是传承创新,是无愧于心。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本着对先烈的敬重、对历史的敬重,夏冰的舞蹈中,挖掘出大量有生活温度、有情感浓度、有思想深度的史料细节。仰望你们看过的星空,穿过时空再相逢,在此刻我们都会心灵相通,你们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一个个感人细节,既是对烈士钢铁意志的浓墨刻画,也是对其内心柔软温情的细腻描摹。有对儿女的殷殷期望,有对伴侣的思念牵挂,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民族国家的大爱才是奔涌情感的中流砥柱。真实丰满、有血有肉的英雄,直击观众内心的每一寸柔软。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夏冰的使命,就在于从时间的缝隙里小心翼翼地打捞起那些可能被遗漏的珍贵遗存,让先烈的精神被一代代后人传承,让历史和现实碰撞出激越的交响,激荡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就如一个向上盎然向下扎根的种子,去领略,去汲取,让每个生命瞬间蓬勃绽放。

敬严霜杀物仍深藏一吻,

敬阴霾翳空仍日慧月新,

敬历经风霜仍温和诚恳,

敬洪涛倒海仍自主浮沉,

敬看惯红尘仍热泪滚滚,

敬世间攘攘仍坚守初心,

敬行走交手仍有刀有盾,

敬生活美满仍奋不顾身,

敬脚踏实地仍手指星辰,

敬历尽艰辛仍热爱生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