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乔羽创作时间跨度最长的名曲 据说一部分灵感竟来自这位美人
凤凰娱乐2022-06-20 13:08:15

歌曲《思念》创作于1987年,乔羽作词、谷建芬作曲。歌曲创作完成后,谷建芬认为这是一首清新的校园歌曲,在1987年北展剧场举办的谷建芬作品音乐会上,青年歌手范琳琳别出心裁,创造性地以赤子纯情都市曲风首唱了这首《思念》,她的演唱引起良好的剧场反映,并引起北京音乐界高度关注,从此范琳琳开始在中国歌坛大显身手,并很快以首唱《我热恋的故乡》等歌曲红遍全国,成为西北风领唱者。

1987年,北京国际声像艺术公司发行了合辑磁带《雪城》,范琳琳《思念》收录其中,该磁带总销量达100万,使范琳琳《思念》很快在年轻一代中流传开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经常播放这首歌。1995年,CCTV东方时空专门为范琳琳制作音乐电视《思念》全国热播,1998年CCTV中国歌坛辉煌二十年颁奖晚会,范琳琳再次演唱了《思念》。

歌词内容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不知能作几日停留,

我们已经分别的太久太久。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你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为何你一去,别无消息,

只把思念积压在我的心头,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不知能作几日停留,

我们已经分别的太久太久,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你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难道你又要,匆匆离去,

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

歌曲简介

《思念》创作于1986年,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谷建芬作品音乐会”中经范琳琳首唱后,歌曲很快流传开来。歌曲用一只匆匆飞到窗口的蝴蝶,比喻久别重逢、远道而至的朋友,感叹了“相见时难,分别亦难”的特殊情感,舒缓的音乐给观众留下了朦胧的悬念,留下了一缕缕的情丝,也留下了苦涩与甜蜜的思念。

创作背景

岁月流逝随风飘逝众多蝴蝶般的瑰丽梦想,思念你所思念的人是一种温馨,思念你所思念的事是一种享乐。在这严寒冬季里,愿钟情咖啡为你献上的歌曲《思念》,能化做一股暖流激荡你的心扉。思念是一种等待…等待温馨的思念。

思念是心花一瓣一瓣地开每天都香,思念是眼泪一滴一滴地流每天都有,思念是岁月一分一秒地走每天都想,思念是儿情一年一年的诉每天都听。乔羽耗时最长的一首歌词是《思念》,从萌动写作念头到构思完成,用了整整26年时间。1963年初夏的一天,乔羽从蹲点的邢台地区沙河县回到北京垂杨柳的家里,他走进卧室打开窗户,倏地凉荫荫的空气伴着一只蝴蝶轻柔而欢快地漫游进来,乔羽一下呆住了,不敢动也不敢收拾东西,生怕惊动了这个轻盈飘动的小精灵。

他紧紧地盯住那只扑闪着金黄色翅膀的蝴蝶,蝴蝶自在而得意,欢快而轻柔,灵动而飘逸,它围墙绕了六圈,又从窗口飞出,乔羽一直目送着它消失在阳光闪烁的美丽田野里。一种圣洁感充溢在心头,把沉淀在心底的甜酸苦辣全部翻腾了起来,一种突然而至,久已积蓄的情感涌流,强烈地撞击他的心灵。

但这次奇遇乔羽并没让它立即进入创作,而是捂进心中“瓶底”,像陈年老酒,一搁就是二十多年。直到1988年他提笔写到咏叹友谊的歌词《思念》时,才把沉淀在心中的那一段回忆重新开启,写就了又一首经久不衰的好歌。

倘若他心中没有一只鲜活的蝴蝶,没有对旧友深沉的思念,这感情与形象绝对无法融合,而他偏偏将二者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融合得这般巧妙,生动而又深沉。

乔老写了很多兼抒情并隐含理趣的歌词,蝴蝶代表一种梦幻,从庄子化蝶到梁祝化蝶,蝴蝶一直被视为友谊和爱情的象征。它表达了诗一般的很多人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感情,眷恋和思念之情是生活中最美好最珍贵的情感,然而这种东西在生活中又不能经常得到,乔羽上千首歌词创作中,《思念》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首。

乔老写的歌一代代传唱,永远让人年轻,滋润人的心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