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摸田螺、钓小龙虾,这份“夏日限定”野趣,来松江这里就能体验→
上海松江2022-06-17 19:51:31

这几天,趁着天气晴好,气温宜人,不少市民来到郊野户外休闲放松。今天(6月17日)中午,小松在广富林郊野公园看到,有游客正聚精会神地蹲守在小河渠旁摸田螺、钓小龙虾,愉快地享受这“夏日限定”的野趣。

在公园一片水稻田旁,有一条小渠,一对父母正带着一名男孩在这里摸田螺。只见母亲手里拿着一个小网兜,无需仔细寻找,随手往河床里一捞,抬手时,网兜里便有几枚田螺和螺蛳。捞完一处,再往旁边挪个半步,继续下网,很快就又有了收获。“这里田螺个头都很大,螺蛳也很多,拿小网一兜就捞到了,有时候连着淤泥一起兜了进来,但不用担心,提上来的时候河水会把淤泥滤掉。”男孩的母亲赵女士一边捞一边向小松介绍,“我们就是捞着玩,陪孩子玩的同时回味一下童趣,也算是童心未泯吧!”

看到妈妈收获不少,一旁的儿子早已按捺不住,直接跳进一处刚刚没过脚踝的小水坑,用手摸了起来。只见男孩猫腰把脸贴近水面,见一个抓一个,不一会儿就抓了一小把握在手里。站在一旁的父亲用相机抓拍下了母子的欢乐时光。“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在稻田里摸田螺的,孩子没体验过,今天就带着他来感受一下,童年就应该这样充满童趣。”男孩的父亲李先生说道。

这边在摸田螺,那边钓小龙虾的也很热闹。在一条水渠旁,几名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认真地钓着小龙虾。一阵欢呼声起,小松被吸引了过去,上前询问:“钓小龙虾很难吗?”“说难吧,也没有那么难,但的确需要一些技术含量,诀窍在于‘要用心感受小龙虾的灵魂触动’。”市民王先生边开玩笑,边向小松展示他的钓虾工具,还与周围的孩子们分享他的“钓虾心得”。

“钓小龙虾的工具其实很简单,只需一根木棍,上面系条细绳,绳的另一端绑上一块饵料,一起放进一个小塑料瓶里,连钩都不用。”王先生介绍,鸡架、猪骨头都可以作为饵料。而说起小龙虾最喜欢吃的,要数新鲜猪肝了,王先生说,把猪肝切成四五厘米宽的小条,绑在绳上往河渠里一浸,猪肝里的血水就会慢慢吸引小龙虾前来“聚餐”。“由于河水能见度比较低,钓者看不到小龙虾何时吃饵,所以只能用心感受。”王先生说,小龙虾一旦钳住饵料,绳子就会传来轻微颤动,此时切忌心急,要轻轻地、慢慢地把钓竿抬起,防止机敏的小龙虾弃饵逃走,最好办法是拿个小网兜,兜在小龙虾和水面之间,这样一来,即便小龙虾松开钳子,也只能落入网中了。

王先生讲得头头是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又传来欢呼声,几名孩子拿着小桶兴冲冲跑过来展示他们的“战果”。“摸田螺、钓小龙虾都是在夏天才最容易有收获,可谓是‘夏日限定’的快乐,但小朋友一定要在家长的看护下体验,要注意安全。”王先生提醒道。

选稿:严佳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