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打造公园城市 上海将建北外滩中央公园等一批大型标志性公园
新民网2022-06-17 11:47:06

一片片绿地在家门口出现,一条条绿道在城市中蜿蜒,免费开放、延长开放的公园越来越多……2017年到2021年,上海新建绿地622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3772公顷,各类公园数量达到532座。绿色,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人民城市最温暖的亮色。

亲历这五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规划发展处副处长常炳华感触颇深:“五年来,上海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在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环城绿带能否成为环城休憩带?

常炳华的“五年”,始于环城绿带。这是一条始建于1995年、长约98公里的“绿线”,大部分与外环重合,如翡翠项链般绕城而生。作为城市和郊区间的柔性缓冲带,绿带建造初衷是为了限制城市无序扩张。

图说:2017年,上海环城绿带范围内的首条市级绿道示范段建成并对外开放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下同)

2017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凝聚着一代绿化人心血的环城绿带,终于基本建成。此时,常炳华等几位干部从市绿化市容局调任至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下称“绿建中心”)。

那时,正值环城绿带从“建”到“养”过渡的重要关头。为了让“绿项链”更加璀璨夺目,为了提升大型绿色生态空间周边居民的“绿色获得感”,组织上希望这些从机关下沉的年轻干部大胆思考,尝试做一些突破和创新。

近30年的环城绿带建设,留下的绿色资源怎么利用?原本的防护功能是否能向复合功能转变,打造“环城休憩带”?以绿带为代表的上海大型生态公共空间,又该往什么方向发展?绿建中心的同志们一直在思考这个命题。

小课题“孵化”出了大手笔

绿建中心有个保留项目叫“走绿带”。每年,绿建中心班子都会制定一个调研主题,带领员工去外环绿带开展徒步调研,看看林子里的情况,了解市民对于生态空间的需求。那时,基于防护绿地的职能,绿带里很多区域树木种植密度较高,且考虑到安全隐患,一直被铁丝网围起。“不少居民都说,林子生态环境很好,可惜走不进去,也没法玩。”常炳华回忆道。

2020年,市绿化市容局正开展“绿容青年智造”课题调研活动。结合“走绿带”大调研,在绿化中心班子的支持下,常炳华和中心年轻同志一起开展了一项名为《环城绿带已建范围内公园绿地布局调整及功能提升研究》的调研课题。课题组将绿带中已建成绿地的“家底”全部摸了一遍,了解地形地貌、统计绿地面积、掌握周边人口情况和工厂企业布局……除了深入林间,大家还去河道及市政道路口观察,发现100多公里的外环绿道上,超过140多个断点需要贯通。掌握了数据后,课题组提出可抽稀苗木,将绿带打开,建造供市民休憩游玩的“公园带”。

“那时,市局正在谋划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工作主要涉及环上、环内、环外、五个新城等四部分。”常炳华说,“环城生态公园带既有楔形绿地、生态间隔带等大手笔生态空间建设,也有诸如贯通‘环上’几个断点、新增几个公园等与市民感受度息息相关的项目,其中很多来自于当年的调研。”

图说:普陀区桃浦镇外环林带内,有一条西走马塘到月湾浜的区管河道 郭新洋 摄

微小的火花,碰撞出了宏大的蓝图。去年,上海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以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为引领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其中,“环上”将新增35座城市公园,达到平均每2公里就有一座公园,并建成100公里以上连续贯通的外环绿道,建造30-40个绿道驿站。在“环内”将建设森兰、碧云、三林和桃浦等10个楔形绿地,在“环外”探索生态间隔带建设。五大新城也将增加绿意,建设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及一批100公顷以上的“绿心”公园。

对生态空间的支持力度达到新高度

2021年,常炳华调回市绿化市容局规划发展处,具体负责绿地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彼时,生态文明已被首次写入宪法,党的十九大也已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上海的生态建设,也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这几年里,上海对生态空间的投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对于重大绿地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达到了新高度。”他说。

图说:黄浦区打浦路段滨江绿道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除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公园城市的打造过程中,大家的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去年,市绿化市容局印发了《公园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持续推动“公园+”与“+公园”建设,以公园为基底注入多元功能,强化公园与城市的全面开放、融合、提质。

常炳华表示,上海生态空间的建设,始终遵循“人民城市”“公园城市”“韧性城市”发展理念。但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大规模建绿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公园城市”与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成了破解超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瓶颈、不断推动绿色空间开放共享融合的“破题”关键。

大家的努力,化为了一块块绿地、水系或湿地,春有繁花,秋有彩林。2017年至2021年,上海新建绿地622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3772公顷。206余万平方米的立体绿化增加“绿视率”,1306公里绿道在全市蜿蜒穿行,黄浦江滨江绿道的贯通更让市民的幸福感被拉满。

图说:世博文化公园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同时,五年间上海各类公园数量已从243座增加到532座,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世纪公园等公园实现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公园已达424座,延长开放公园数量已达399座。

而“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建成世博文化公园、北外滩中央公园、前湾公园、上达河公园、奉贤中央森林公园、马桥人工智能体育公园等一批大型标志性公园。环城生态公园带的启动建设,更将续写上海生态建设的新篇章。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延伸阅读】

2021年,上海在推动生态建设方面攀上新高度,在增加生态空间规模数量的同时,更注重生态功能和内涵品质的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多开放共享的生态空间。

推进减污降碳。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沪上线运行。启动实施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完成1042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开工建设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5座雨水调蓄池,完成350公里河道整治。建成老港湿垃圾二期等末端处置设施,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排名全国第一。

全面推行林长制。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开园,免费或延长开放公园增加42个,新增森林5.1万亩、绿地1031.8公顷、绿道212.6公里、立体绿化40.6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作者:金旻矣
选稿:夏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