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增换购需求明显,上海车市出现“报复性”消费了吗?
第一财经2022-06-15 11:33:20

在经历两个月的沉寂之后,上海的4S店终于逐渐恢复运营。

6月7日下午,上海闵行区吴中路上聚集的汽车品牌4S店纷纷开门营业。不少主流汽车品牌4S店销售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犹在。国家及地方政府层面出台的政策刺激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要车市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仍需一定时间。

同一天,位于上海某热门商圈的蔚来门店,即便是工作日的晚上7点,预约来试驾ET7的客户依旧不少;一家上海名车汽贸店也在当天开出了3张单子,其中一份合同总价高达125.88万元。

车市结构由过去的金字塔形往哑铃状转变的趋势,在疫情后的上海车市中也有得到了体现。

以增换购需求为主

从今年3月有零星疫情发生开始,上海车市就陷入了较低迷的状态。公开数据显示,今年3月,上海市汽车总销量为39139辆,同比下降44.56%。

今年4~5月,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上海的汽车经销商几乎全部处于歇业状态。多位上海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销售人员都是拿上海市最低工资(2590元),现在正常营业后,他们希望能多开单,把疫情所造成的损失部分弥补回来。

记者探访发现,在此前三个月内受到压抑的汽车消费需求,在6月得到了部分释放。上海一家名车汽贸店销售人员蒋丽(化名)在5月31日就收到了多个客户付的定金。蒋丽向记者表示,这些客户此前就看好车了,提前付定金是希望在6月复市后能首批提车。

除此之外,受国家层面购置税减半刺激政策的影响,在本月初复工后,蒋丽所在汽贸店所卖车辆价款大部分集中在30万元及以下,品牌则以大众和本田为主。

“对于这部分购车人群来说,购置税减半政策是划算的。而且上海今年新增4万个牌照额度,‘蓝牌’相对而言应该更好拍了。”对于所在门店较快恢复的开单现状,蒋丽如是说。

不止是蒋丽所在的名车汽贸店,6月7日接近下班时间,上海闵行区吴中路上的一家名车汽贸店门口也依旧有客户在试驾,而与之同在一处的威马、大众、丰田、通用、埃安等门店内却人烟稀少。

在被问及为何进店看车人数不多时,上述多家4S店销售人员均提到了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汽车属于大宗商品消费,即使有购置税减半的普惠性政策,疫情后消费者也会变得更加谨慎。

针对这种看似“两极分化”的汽车销售现状,一位汽车行业观察员向记者表示,根据对周边上海朋友疫情后购车需求的了解,目前大家的购车需求其实是以增换购为主,消费升级型购车现象明显。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也表示,购置税减半政策尤其拉动了换购需求。汽车销售服务平台“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曾向记者表示,此轮疫情中,10万~25万元这一价位的汽车刚需消费不强。

疫情“余波”持续

除疫情影响刚需人群消费外,政策刺激效果也未立竿见影。在此次探访中,大部分4S店销售人员只有在记者问及时,才会详细介绍具体的补贴政策。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和嘉定区政府所出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大多数都有比较严格的适用条件。

关于上海市“对置换纯电动汽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一次性1万元补贴”政策,多位销售人员称,消费者需满足5个条件才能享受该补贴,包括置换车辆与新车车主为同一人、置换车辆与新车同为沪牌(新车必须是纯电汽车)等。

至于上海市嘉定区推出的最高2万元的汽车补贴政策,也对消费者和适用汽车品牌都有具体的要求。在记者走访的上述4S店中,仅大众的销售人员称其品牌符合嘉定区相关补贴政策。

除置换性购买纯电汽车外,此轮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新增刺激作用也有限。多家4S店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在疫情前后,门店所售新能源汽车售价几乎没有变化,甚至还有车型因为原材料上涨等因素涨价了。

理想汽车上海某门店产品经理向记者表示,理想ONE疫情后(4月1日起)售价上调了1.18万,至34.98万元,而且增程式电动车还无法享受此轮汽车补贴政策。

受疫情影响,威马门店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为清库存、加快回款,虽然新购车消费者无法享受政策补贴,但是门店自身对相关车型给出了较大的终端优惠。以威马E.5为例,官网综合补贴后售价为18万元的低配版,店里报价12万元。

此外,疫情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并没有完全消除,物流不畅的问题依旧存在。上述威马门店销售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仓库,里面仅余两辆现车,“展车都卖掉了。”该人员指出,车辆现在仍然不方便运进上海,这导致现车紧缺。

广汽埃安上海某门店的一位销售人员也告诉记者,由于受物流影响,许多车型还没有运过来,现在上海地区几乎没有AionY现车,该门店仅摆放了一辆AionV的展车。

作者:肖逸思
选稿:费一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