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一问到底丨1.5亿只蝴蝶集中羽化 “蝴蝶大爆发”奇观如何形成?
封面新闻2022-06-11 23:16:00

日前,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马鞍底乡的中国红河蝴蝶谷,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蝴蝶爆发期,约1.5亿只蝴蝶幼虫将在1个月的时间内集中羽化成蝶,场面相当壮观。今年由于气温较往年偏低,原本5月份就会出现的“蝴蝶大爆发”有所延迟,而现在正是以箭环蝶为主的蝴蝶集中羽化的高峰时段。除了每年大爆发的箭环蝶,蝴蝶谷内还观测到了金斑喙凤蝶、金带喙凤蝶、棒尾喙蝶、金裳凤蝶等珍稀蝶类。

数量惊人的蝴蝶为何会聚集在云南金平集中羽化?其他地方也有这种神奇景观吗?1.5亿只蝴蝶是如何统计出来的?“蝴蝶大爆发”又是否会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

一般来说,全世界目前只有两个地方的“蝴蝶大爆发”现象最为知名,一处是墨西哥的帝王蝶蝴蝶谷,另一处就是我国云南省金平县的红河蝴蝶谷。云南金平究竟有何特殊之处,为何会在这里形成“蝴蝶大爆发”的奇观呢?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 胡劭骥:金平的蝴蝶爆发首先有寄主和生境的因素。当地生长茂密的中华大节竹,为箭环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使得它的种群数量能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外,当地较好的生态环境也为箭环蝶提供了优良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是地形因素,金平马鞍底乡的山谷地形有利于蝴蝶的聚集,形成景观。假如这里是开阔的平原地貌,就算有上亿只蝴蝶羽化出来,扩散到了开阔的环境里,也难以形成这样壮丽的景象。而上亿只蝴蝶集中在山谷狭小区域羽化,带给人的视觉效果是无比震撼的。

据了解,红河蝴蝶谷所在的云南省金平县马鞍底乡,地处哀牢山南延余脉,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海拔高差近2900米,这里立体气候明显,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资源更加多样,因此为多种蝴蝶的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

那么除了金平县的红河蝴蝶谷,云南其他地方也有“蝴蝶大爆发”的现象吗?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 胡劭骥:其实在云南的许多地方都有蝴蝶大规模羽化的现象,蝴蝶种类也相对丰富,这种现象是蝴蝶生命周期的体现,并非某一两年的特殊情况。我今年5月31日到丽江开展野外考察,6月2日到4日在丽江拉市海附近就见到了蝴蝶大量羽化。据我们在现场的观察和鉴定,丽江拉市海附近大量羽化的蝴蝶绝大多数是普通绢粉蝶,其中混有少量的暗色绢粉蝶。这两种蝴蝶都是在我国分布范围比较宽的绢粉蝶属物种,它们的寄主都是小檗,一类山地常见的灌木植物。由于我们在当地是恰巧遇上了这次大规模羽化,所以没能进行科学的种群数量估算,但根据大丽高速公路边的死亡个体目测,每百米路面上大约有500只,可见整个区域内的种群数量也十分庞大。

看来“蝴蝶大爆发”并非是金平红河蝴蝶谷的专属,但这里的规模绝对是最大的,像今年就预计会有1.5亿只蝴蝶集中羽化,数量和去年基本持平。1.5亿只,这么大的一个数字,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呢?我们再来听听专家的解答↓

我们知道,在某一时间段某个区域如果某种生物数量过多的话,很容易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影响。那么在红河蝴蝶谷内,1.5亿只,如此庞大数量的蝴蝶集中羽化,是不是也会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呢?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 胡劭骥:对于任何蝴蝶和昆虫而言,只要它的种群数量是处于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之内的,就不会对环境以及生态平衡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超出了这个承载力,比方说寄主植物被吃光了,那么蝴蝶或者昆虫的死亡率就会增加,繁殖率也会下降,种群数量在当年或者次年就会减少,直到整个生态系统重置到某个“合理”的平衡点,并维持下来。

不断在变化中寻找平衡,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蝴蝶短暂而美丽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

蝴蝶的一生,需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雌蝶通常会将卵产在寄主植物的植株上,经过少则4天、多则300天的卵期,幼虫便会破壳而出,开始它们对世界的探索。而后它们要经过五次蜕皮,并为自己找到一片心仪的叶片,在叶子背面吐丝化蛹。处于蛹期的蝴蝶,外表看似风平浪静,蛹内却经历着生命的巨变。蓄力成长约20天后,它们终于破茧成蝶了。刚刚羽化的蝴蝶翅膀柔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翅膀晾干、变硬,才能展翅飞翔。随后这些羽化而出的蝴蝶又会进行交配、产卵,一年后,又有蝴蝶破蛹而出,开始生命新的轮回。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