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北京高考英语卷深化“五育并举” 倡导人际信任鼓励积极生活
北京青年报2022-06-09 00:49:00

倡导人际信任 鼓励积极生活 北京高考英语卷深化“五育并举”

本报讯(记者 武文娟)昨天下午,北京高考英语科目考试落下帷幕。考生们普遍反映,今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不太难,跟平时训练的难度一致。专家表示,今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强调情境设计,突出对学用能力的考查。试题倡导人际信任,鼓励积极生活。

试题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试卷弘扬奋斗精神,倡导人际信任,鼓励积极生活。如,阅读理解B篇讲述了主人公Alice实现自我蜕变的心路历程,故事旨在引导考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做一个自信自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完形填空语篇中,作者回忆了在幼儿园工作期间感人的一幕,这次难忘的经历不仅让故事中的“我”,也让故事外的读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力量;书面表达第一节讲述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的创业故事,旨在引导考生也要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做一个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青年学子。

试题还深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如,阅读理解第二节一文介绍了健康的益处和意义,旨在引导考生认识到体育和健康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同时,试题关注科技前沿等社会热点话题。如,阅读理解C篇通过探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系统化思维过程,引导考生关注民生问题,并尝试运用系统化思维来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阅读理解D篇讨论了两位量子计算领域知名科学家的观点,引导考生放眼世界,关注全球经济变化,尊重知识创新,了解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新成就。

202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进一步聚焦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如,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对语义、语境、语篇的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对常用词汇的准确运用能力。考生需要结合词汇知识、语篇知识、生活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

此外,试题还鼓励考生逻辑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个人想法和见解。如,书面表达第一节第43题具有审辩性和开放性,考生需从少年的创业经历总结其优秀品质,并与自身相关联,通过思考和筛选,对主人公某一项优秀品质进行评价,展示考生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认知层次。

注重提升表达能力,鼓励考生运用语言准确得体地传递信息和思想也是试题的一大特色。如,书面表达第二节,考生在写邮件邀请英国好友做线上交流时,需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清晰的逻辑建构、得体的交际意识,才能顺利完成写作任务。试题能够帮助考生充分展示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