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特殊挑战下的“成人礼”
工人日报2022-06-08 05:05:00

特殊挑战下的“成人礼”

仲夏的北京,凉风习习,舒爽宜人。今天上午,2022年高考“晴朗”开场。

一袭红裙祝福“开门红”,身着旗袍取意“旗开得胜”,手捧向日葵祈盼“一举夺魁”……记者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考点看到,由于疫情影响,送考场面不复往年热闹,但老师和家长“武装”到细节,将最好的祝愿送给迎来人生“大考”的学子们。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193万人。在北京,共有4.8万余名考生参加高考,全市18个考区,共设99个考点校、1714个常规考场、321个备用考场,55个备用考点。

“由于疫情影响,学生最后的备考冲刺是在家进行的,这也让学生的心态几经起伏。”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组长、数学老师赫荣涛告诉记者,“这种特殊的挑战磨炼了他们的心性,不仅能帮助他们在考场上胜出,还让他们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就像一场成人礼”

7时50分,蕊瑄带着就读于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儿子从家出发,自驾15分钟到达考点。排队、测温、消杀……8时10分,目送儿子走进考点,蕊瑄久久不愿离去。

“想在这儿等他,陪他一起经历人生的重要时刻。”蕊瑄告诉记者,北京本轮疫情让高三学子措手不及。“居家学习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他学会自律和专注,从起初的不适应到逐渐找到节奏,疫情和高考的双重试炼就像一场成人礼。”

蕊瑄感到欣慰的是,在各方努力下,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不仅高考如期举行,学生们也得以在考前短暂地回归校园。“有老师为他们调整心态,有同学聚在一起互相加油,孩子特别开心、一扫疲态,也算给高中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进场前几分钟,一位身穿校服的考生手捧书本边走边看,她告诉记者:“我昨晚睡得很好,今天也并不紧张。虽然准备得已经很充分,但还是想奋斗到最后一刻。”

赫荣涛在门口跟学生逐一拥抱:“年年如此,我们高三班主任全员到齐,做战前动员,希望能稳定军心,帮他们消除紧张情绪。”

确保应考尽考、平安高考

为了确保考试安全顺利进行,5月初开始,北京就对全市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情况进行摸排,了解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受疫情影响情况等。针对涉疫考生不同情况,北京细化完善“一类一策”工作方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考生应考尽考,实现平安高考。

此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在配足几类考点考场的基础上,针对本轮疫情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又准备了大量备用考点考场。如果常规考点或周边发生聚集性疫情,可将原考点整体平移至备用考点。

此外,北京严格落实“三个百分之百”工作要求,即:一线考务工作人员百分之百接种疫苗,全体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百分之百进行48小时内核酸检测,百分之百进行考前14天健康监测。

赫荣涛向记者表示,今年的考场准备工作十分周密。对于进入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考点的考生,考点准备了由学校体育馆改成的候考区。6月7日、8日下午考试结束后,各考点还会统一组织考生进行核酸检测,以保证考生顺利参加后续考试。

保障服务,多方护航

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考点外,负责保障交通秩序的是朝阳交通支队东外大队。该大队副大队长张超告诉记者,东外大队今年共负责6个考点,其中4个常规考点,2个备用考点。“为保障考试顺利进行,我们前期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对考点周围交通环境和道路标志标线进行了摸排和梳理,根据不同学校特点规划临时停车区域,解决了382个临时停车位,并制作学校交通引导图,引导送考车辆有序停放等。”

张超表示,高考期间,由于考点外的高峰时段是每天7时30分到8时30分,6时30分大队全部警力就会投入工作,强化交通路面疏导和巡逻警车配备,全力保障社会交通安全运行。此外,考场外还安排了4辆警车及首都铁骑服务岗位,针对不同情况备有应急处置预案,多样化服务考生。

考点外,记者还见到了许多穿着蓝色马甲的志愿服务人员。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地区总工会和首都职工志愿服务大队搭起遮阳棚,贴心地准备了矿泉水、防疫用品以及考试文具等供考生使用。来自中海实业北京物业管理分公司的职工志愿者张娜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第2年参加高考志愿服务。今早7时,他们就来到学校门口,帮助维护秩序,引导考生和家长顺利进入考场。

看着走入考点的考生,张娜感叹道:“希望他们考试一切顺利!高考期间,我们志愿者队伍会不间断轮换,为考生及家长提供服务和保障。”(本报北京6月7日电)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