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央视端午晚会:金晨惊艳,陈数绝美,余光中对话屈原的节目太动人
凤凰娱乐2022-06-04 11:09:45

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节日晚会,结果我却被晚会中的一个节目深深地震撼到了。

是的,一年一度的端午晚会又来了。

这些年的端午晚会,也渐渐和做香包、拴五彩绳、赛龙舟、吃粽子等一起,成为中国人过节的习惯之一。仿佛不就着粽子看完哪怕是听完整台晚会,这个节,就好像还没过完。

而今年的端午晚会,也别有新意,央视一口气安排了两场端午主题的特别节目,分别在一台和三台播出,主题分别是“古韵新声”和“最忆是端午”。

也不像传统晚会一样,单纯堆砌节目,央视把两台晚会,分别做成了两部端午特辑,“古韵新声”是以文物为引,通过展示多个朝代的文物,探索文物的前世今生,向观众讲述蕴藏其中的端午故事。

“最忆是端午”则以诗集的特别形式,在博闻强记、严于修身、勇于探索和家国情怀4大篇章中,回望屈原的人生故事,又从屈原的故事中,回望我们的传统文化。

当然,和过往的晚会一样,对那些或青春靓丽或成熟知性的女星们来说,晚会依然是一场重要的秀场。端午晚会,依然是个溢彩流光的舞台。

而这个舞台,其实也变成了一个特殊的显微镜,有人显胖了,依然很美,有人瘦过头了,青筋抢镜,还有人,遮不住黑眼圈。

但到最后,最打动我的,从评论看,也是最打动所有观众的,反倒不是出自任何一个娱乐圈明星的节目,而是两位真正的“巨星”跨越时空的对话,一位,是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一位,是千年前的屈原。

而节目带给我的感动,也和飘香的粽子一起,构成了我2022年端午最香醇的记忆。

1、“显微镜”:金晨青筋抢镜,沈月显胖好看,周洁琼黑眼圈令人心疼

最惊艳的出场,还是10人主持团朗诵诗歌,任鲁豫、尼格买提、朱迅、张蕾、月亮姐姐、海霞、杨帆、龙洋、张韬和马凡舒轮番出场的时候,真是有种春晚的既视感。

任鲁豫依旧稳居整个主持团的C位,引领大家完成了整个朗诵,他一开口,朗诵大气饱满,又亲和自然的范儿,就来了。

马凡舒穿的是一身粉色套裙,相比之前的造型,更多了几分典雅持重的感觉,很符合端午慎终追远的节日氛围。

朱迅在五一晚会后再次出现在端午晚会上,可以说是风采不减,岁月在她身上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整个人依然温婉精致。

通过XR舞台技术实现全景舞台布置,则为观众带来穿越古今般的视听享受。诗、乐、人等元素融为一体,传统文化仿佛穿越千年,融入人心。

每年的端午晚会,也像是一个显微镜,将明星们的高矮胖瘦,尽收眼底,此时状态,纤维毕现。

就说为“最忆是端午”晚会跳开场舞的金晨,从旗袍到汉服,仿佛在古今之间自由穿越,哇,这是哪里送来的画中美人!!!

一开场的旗袍造型尤其惊艳,花朵耳环尽是亮点,美人更是凤眉明眸,真的是挑眉淡扫如远山,顾盼流离间皆摄魂。

当她伴着清脆悦耳的童谣翩翩起舞,一颦一笑皆是风情。

不过当金晨换上古装起舞,就显得身材过瘦了,特别是脖子上凸起的青筋,让人感动于斯人美丽,却又忍不住心疼。

同样显得太瘦的,还有和李一桐合作演唱歌曲《玉粽袭香》的罗云熙,整个节目编排非常巧妙,粽叶泛舟于碧波之上,李一桐和罗云熙古装扮相同框,整个画面唯美动人,如同演绎一部古装剧,令人心旷神怡。

罗云熙的造型,当然是俊的,白衣雅士徜徉于竹林之间,怎会不俊呢?就是实在太瘦了,令人看了有几分唏嘘。

相比之下,同台的李一桐就身形刚刚好。瘦是瘦,但不会有过度瘦削的感觉。

要说央视的镜头,其实也养人,过去女明星怕胖,因为胖了会被镜头放大,但央视的镜头下,微微显胖的女明星,却格外可爱起来。

比如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唱歌的沈月,谁不爱这肉肉的小圆脸呢?

哪怕她好像没完全记住歌词,一直紧刻盯着镜头斜上方的提词器,又有谁忍心苛责?

久未出现在央视屏幕前的霍思燕也略胖了些,但当她穿着一条带有古画的丝绸上衣出场,贵气又温婉,还是很美啊。

相比之下,倒是这位,忽然换了长发造型上来,唱起《竞渡曲》,嗓音浑厚,气势豪迈,我一个错觉以为是郎朗,想一想郎朗就算是唱歌,也该是自弹自唱吧,定睛一看,霍思燕老公杜江。

不过要说吐槽狠,还是霍思燕狠,直接上视频配文“啊 妈呀 腾格尔杜哈哈哈哈”。

这么说,好像还真有点像。

虽然胖瘦一目了然,但真的融入歌曲,未必发觉,比如刚升级当爸不久的韩庚,身着素色麻衣套装,一曲《沧浪行》,唱出了屈原高贵的品格。

也是回头看网友评论我才想起,韩庚是真的胖了许多,想来,是幸福肥吧。

其实比起胖瘦,观众对央视镜头下的明星们,更多的期待是舒服,健康,自然。

就像女星周洁琼和汪苏泷合作,唱起《起风了》,汪苏泷弹钢琴,周洁琼抱琵琶,古典民乐与现代音乐碰撞,精彩是精彩,就是周洁琼的黑眼圈太明显了,让人想劝她:姑娘,好好休息。

2、大比美:陈数气质抢镜,赵雅芝68岁风采不减

端午晚会舞台,当然依旧是女明星们比美的现场,今年的端午,年轻女星有青春夺目的美,漂亮姐姐们,有成熟风韵的美。

古装惊艳到我的,除了金晨,便是毛晓彤,一袭白衣汉服造型,一曲《迢迢牵牛星》,宛如仙女回眸,又似织女下凡。

还有李一桐,乘着采莲船而来,一身旗袍式长裙,配长卷发,有种少女的清纯感,又不失成熟知性的妩媚。

不过要说成熟美,就不得不提陈数。

一曲悠扬婉转的《忆江南》中,陈数随着全景XR的舞台上穿越时空,梦回江南。水乡水气随着舞台溢出来,舞台上的她浑身也仿佛沾染了江南的水气,那温柔似水的柔情和优雅,肆意绽放开,所到之处,都仿佛开出 一朵。

最惊艳我的,还有赵雅芝。这个女人68岁了,你信?

仙舞台分两种,一种是嗨到让人肾上腺素急升,另一种是美轮美奂到让人心醉。

68岁赵雅芝和越剧吕派花旦黄依群两位白娘子的扮演者首次梦幻联动,合唱《千年等一回》。全景XR舞台上,传统戏曲与情怀金曲碰撞在一起,镜头里,两位佳人配合默契,仿佛瞬间穿越了时光。

又似从西湖边飘来的仙女,整个意境,绝到我词穷。

3、时光机:整场晚会的星光,也比不上这两位真正的“巨星”

正因为不同年龄的明星出现在晚会中,就更为晚会带来了一种丰富的韵味。

这头,新生代的刘雨昕带来超燃版本的《本草纲目》,皮影戏等国风元素巧妙融入,每一个镜头都很带感,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交融了。

那头,龚琳娜真的来到屈原故里,和一群学生在编钟声的伴奏下唱歌,配上出自《楚辞·离骚》的歌词,当真是如诗如画。

但整台晚会最打动我的,还是余光中与屈原之间跨越千年的“对话”—— 《归乡》。

编导用大屏幕和舞台布景,营造了一个千古对话的现场。

通过舞台表演,让先生们的形象一同出现在舞台上,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一个,站在汨罗江畔,遥望郢都。

被江风吹拂的身姿,清瘦憔悴,却遗世独立。

他带着眷恋的目光,望向江水浩浩,“屈平其名,铮铮傲骨却不平。”

另一位, 父亲唤他“光耀中华,不忘家邦。”是为余光中。

先生在世时,曾留下一首名篇,“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古今对叹,一位是至死眷恋故土,一位把笔下化不开的思愁,化作不朽名篇。

情怀所系,诗者共鸣,余光中曾来到屈原故里秭归,只为祭奠这位不朽的诗人,还曾为屈原写下九首诗作,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亦何须招魂招亡魂归去 你流浪的诗族诗裔 涉沅济湘,渡更远的海峡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如今,先生也已在歌里,风里,水里。

而透过节目,两位诗人穿越2000余年岁月长河,相逢于汨罗江畔,秭归岸边,绵延不绝的,依然是那曲名为“归乡”的旋律。

赤子之心,穿越古今。

悠然岁月,让节日深入人心,也容易令人在琐碎日常中,忘却节日的本意,但这一刻,我忽然会想起端午的意义,是爱人,爱国,爱家,有是不移的情怀,亦有高远的追求。

当观众的心随之共振、共情,晚会就不止是晚会,而是从嘹亮的歌声和柔而有力的舞姿中中,感受到千年前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生命力来。

所谓端午,追忆的是先人,亦是回望一个民族高贵的灵魂。

当人们在慎终追远中开启新一轮的奋进,不知不觉间,又一圈年轮轻轻划过,新一年的棕香,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温柔了时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