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嘉定区公园、景区、体育场所逐步有序开放的安排
上海嘉定2022-05-31 18:22:30

根据市、区防控办关于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工作秩序的相关要求,嘉定区公园、景区、体育场所将逐步有序开放。

一、嘉定区公园逐步有序开放的安排

(一)开放安排

按照公园“应开尽开”原则,在满足属地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嘉定区公园逐步恢复开放,具体为:

5月31日开放:新成公园、复华公园。

6月1日-6月10日逐步开放:秋霞圃、汇龙潭公园、嘉定紫藤园、南城墙公园、南水关公园、小河口银杏园、儿童公园、陈家山荷花公园、盘陀子公园、紫云廊、紫气东来公园(一期)、马陆公园、松茸园、黄渡公园、讴思园、千年古银杏公园、世纪绿苑、唐家湾公园、喜泉公园、浏缘、金沙公园、南苑公园、汇源公园、海波公园、滨江爱特公园、五月花公园、嘉北郊野公园、江桥金鹤公园、远香湖公园、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南翔水生态公园。

*具体开放时间请以各公园入口游园公告为准。

(二)开放须知

1.疫情防控期间,各公园将管控游客数量,实施“限量、错峰管理”,并视情采取限流管控措施。

2.疫情防控期间,园内各类经营服务设施、游乐设施均不开放。

3.入园时须规范佩戴口罩,自觉接受体温检测,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主动刷“场所码”或“数字哨兵”(无法扫码亮码的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老人及本市户籍持证残障人士可出示本人身份证和纸质离线“随申码”),符合要求的方可入园。 

4.在入园体温检测、扫码查验、现场购票及游园时,游客之间应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5.保持良好卫生文明习惯,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踩踏绿化。

6.自觉保持人员距离,不聚集,不在人员密集区域长时间停留。请勿在园内集中健身,不进行广场舞、交谊舞、团队操、大合唱、下棋打牌、聚众娱乐等集聚活动。

7.禁止携带动物入园,禁止在园内搭设帐篷。

8.自觉服从游园管理,对于不听劝阻、不符合入园要求的游客拒绝入园。

9.公园关闭园时间:8:00-17:00(16:30起游客禁止入园)

二、嘉定区景区逐步有序开放的安排

(一)开放安排

上海嘉定州桥景区、南翔老街、古猗园拟于6月3日恢复开放,上海汽车博览公园(不含汽车博物馆、汽车会展中心)拟于6月5日恢复开放,上海国际赛车场、宏泰园景区待条件成熟后开放。各景区的室内游览部分暂不开放。

(二)开放须知

1.为配合疫情防控,景区将实行“错峰、预约、限流”客流管理措施,当景区内游客人数达到最大承载量的75%时,景区将采取限流措施,按照“只出不进”的要求予以管控。景区游客当日最大承载量将在景区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

2.景区采用实名预约制,游客提前一天通过景区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限量预约,约满即止。

3.游客进入景区,应当扫描“场所码”,或通过“数字哨兵”扫描“随申码”,或凭身份证登记核验。游客进入景区需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景区将在入口处对游客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5.游客在景区内游览须全程佩戴口罩,场所社交距离为“一米线”。游客在景区内不得聚集、不在人员密集区域长时间停留,不在景区内进行群体性活动。

6.景区其他相关信息,请关注景区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

三、嘉定区区级体育场所逐步有序开放的安排

(一)开放安排

嘉定区级公共体育场馆将于6月1日起分类有序恢复开放,具体如下:

(二)开放须知

1.出入场安排。市民一律从体育中心西大门(新成路118号)进,体育中心东大门(和政路)出。

2.入场信息查验。市民进场时请自觉扫描“场所码”或配合管理人员使用“数字哨兵”扫描“随申码”或身份证,查验健康绿码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测量体温。

3.个人防护。市民进场时请做好个人防护,牢记“三件套”、“五还要”,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集、不扎推,科学有序锻炼。

4.其他事项。区级公共体育场馆所有开放项目和时间将根据区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请予关注。咨询电话:59996737。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