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夜读|我开始关心身边的动物和植物
澎湃新闻2022-05-30 21:23:00

受疫情影响,我所在的城市,中小学生全部居家线上学习。一晃就是一个多月,伴随着熊孩子含量激增,小区生态环境日渐堪忧。

最先减少的是小动物。原本,小区中心花园是一方野境。在树荫环绕的庇护下,拥挤的都市丛林留出一点缝隙,平时很少有人去打扰那里的清净。

有几位爱猫人士,在空地上摆上猫屋,供流浪猫嬉戏玩耍。不过,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猫咪们傲世独立,拒绝再被“圈养”,只是偶尔光顾一下猫碗里的食物。想来,天地辽阔皆可居,在林子里捕鸟扑蝶,可比关在笼子里有趣多了。

现如今,花园里的“含娃量”浓度过高,人类幼崽出没,侵占了本属于小动物的栖息地。据我观察,猫盆里的食物,很久没见减少,只有麻雀偶尔啄食几下。

除了流浪猫以外,不定期出没的小刺猬也难觅踪迹。小刺猬胆子很小,一般只有夜间人少时出来活动。可疫情期间,“家里蹲”办公的打工人常在深夜出没,小区周围的河边都被夜跑族占据。当人类变成夜行动物,真正的夜行动物也就没了藏身之地。

其实,对野生动物的一时减少,我并不过分担心。在经典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里,拍摄者提出一个问题:由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没有人类的呵护,世界会怎样?影片告诉我们,城市的精巧会湮灭,可生物的繁衍不会消失。情同此理,当“神兽”返校、家长复工,森林自然会被还给曾经的主人。

真正让我担忧的是植物。无法移动的它们,缺乏改造环境的能力,只能被动适应。

往年,初夏的小区正是最美时节。蓝天白云,草色翠绿,各色鲜花争相绽放。在老舍先生笔下,“夏天气是热的,而人们可以躲开它!在家里,在公园里,在城外,都可以躲开它。”可是,我所在的城区,绝大多数公园都闭门谢客,暑气无所躲避。熊孩子躁动不安的心,只能拿来跟花花草草较劲。

孩子们为了过家家,不惜“辣手摧花”,被折断的树枝、被踩秃的草坪,都是人类幼崽的“犯罪证据”。眼看祖国的花朵拔光小区的花朵,来不及制止的家长也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花开一季,终将荼蘼,比花朵命运更惨的是竹子,因为熊孩子盯上了它们的下一代。

竹笋是竹子的嫩芽,刚长出时只有一点嫩芽。此刻,幼童不用费力,也能连根拔出。只有多给一点时间,它们才能深植于土地,根系生发牢牢扎在泥里。此后,竹笋的植株变得坚硬无比,就算用铁锹也难以撬动。再后来,它们才能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

给竹笋以岁月,才有竹林的秀逸神韵。这样的道理,熊孩子哪里会懂,他们眼中只有拔笋一时的爽感。我甚至开始担心,被打断了代际更新,未来的竹林是否会难以为继?

长期居家,我开始变得关心身边的动物和植物,乃至一根竹笋的传宗接代。而这些,正是平日里忙碌的我们不曾顾及的。恍惚间,似乎读懂了海子“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诗意,不用从明天起,就今天吧。

眼下,疫情压缩了人们的生活半径,小区成了生活唯一的载体。这让我想起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句: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打量生活?

希望疫情早日散去,孩子们不用困在小区的方寸之地,在广阔大地上拓展生命的宽度。而我们,都要更加关心周边,用心而活。

【专题】疫线快评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作者:如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