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留学、复工、探病,上海公安出入境开通绿色通道保障办证需求
澎湃新闻2022-05-28 13:02:00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移民管理局多次提醒:非必要非紧急不跨境旅行。

为保障疫情期间群众紧急必要办证需求,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开通办证绿色通道,为确因紧急必要事由急需出境人员提供精细化、便利化出入境服务管理。

解决海外留学、复工和探病等人员需求

5月28日上午,位于浦东新区民生路1500号的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大楼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看到已有部分申请人有序排队,进入办证大厅。

5月28日,上海公安出入境办理大厅,市民在办理相关证件。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张呈君 拍摄

5月28日,上海公安出入境办理大厅,市民在办理相关证件。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张呈君 拍摄

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小吴下半年即将前往新加坡攻读金融硕士,急需办理护照,在窗口民警的指引下,小吴很快完成了信息采集、材料递交、身份核验等申请流程。“我收到了心仪大学的offer,本来还担心来不及完成护照申请,没想到在拨打12367热线进行求助后,上海出入境管理局很快就给了我答复,并和我预约了办证时间。”

来自上海交大的吴同学即将前往新加坡攻读金融硕士,特来办理护照。

来自上海交大的吴同学即将前往新加坡攻读金融硕士,特来办理护照。

上海森松制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的5名员工当日也来办理护照申请。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公司将于6月初陆续派遣100多名员工赴摩洛哥复工复产,该司承接了摩洛哥最大打疫苗厂房建设,厂房建成后能生产20余种疫苗,其中包括4种新冠肺炎疫苗,年产能达1亿剂次。收到求助后,上海出入境管理局分批次为公司员工提供“加急办、集中办”绿色通道便利,为企业复工复产助力。

李先生即将前往摩洛哥参加当地最大的疫苗工厂项目建设。

李先生即将前往摩洛哥参加当地最大的疫苗工厂项目建设。

“在坚持防疫安全的基础上,我们为确有紧急出国境办证需求的企业和申请人提供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服务保障,化解企业和申请人办证难题,为复工复产和防疫抗疫保驾护航。”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国公民出国(境)证件管理处处长沈强介绍。

位于三楼外国人办证大厅,同样等候紧急办证的外籍申请人ELSDEN在上海工作,因姐姐身患癌症急需回国探病,但其所持工作类居留许可于5月24日过期,且预订了6月初的机票,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上海出入境管理局为其加急办理了工作类居留许可。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外国人证件管理处副科长陆婷表示:“通过人才服务直连平台联系外籍人才及用人单位,我们了解到企业和外籍人才在出入境方面实际困难及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疫情期间服务措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企业稳步有序复工复产。”

4月中旬,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外国人证件管理处还为中波轮船公司的“皮莱茨基”轮外籍船长加急办理了签证,确保该轮船在4月20日顺利交付,有力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办理窗口处,市民询问相关出入境要求。

办理窗口处,市民询问相关出入境要求。

非必要非紧急不出境、暂缓办证

疫情期间,因小区封控等原因无法延期居留许可是否会造成非法居留,也是不少外籍人士关注的问题。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案件调查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外籍人士因疫情防控原因,居住小区、工作单位和学校封控造成签证证件逾期的,我们将依法视情提供相关便利。请广大外籍申请人积极配合防疫规定,注意自身防护安全,待窗口恢复正常接待后,有序前往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证件。”

市民排队进入办理大厅。

市民排队进入办理大厅。

此轮疫情以来,12367咨询服务热线作为与申请人沟通的重要渠道,努力解决申请人急难愁盼的问题,上海公安出入境创新调整工作形式,保障咨询热线全时全量运行,积极回应疫情期间紧急必要办证需求,让出入境服务管理工作更有温度。

5月13日晚,一香港居民在浦东国际机场打来求助电话。原来,该女士身在香港的姐姐患重病,在几经周转到达机场后,却因其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过期未能顺利出境。接到求助后,上海出入境管理局开展沟通协调,安排专人用粤语与其沟通安抚情绪,同时通过历史照片复用、微信视频连线确认、云上审核核查等手段为该女士办理了一次性出入境通行证,并在次日航班登机前将证件通过无接触方式送到其手中。

一带一路、复工复市窗口。

一带一路、复工复市窗口。

“本轮疫情以来,我们坚持全天候24小时中英文服务,累计接听中外申请人各类出入境咨询电话65000余人次,更好地满足了各类出入境政策咨询和紧急办证的申请需求。”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法制处处长黄一辰介绍道。

随着疫情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换,上海公安出入境将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有序做好窗口恢复各项工作,持续保障中外人员出入境需求。

同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远未结束,疫情发展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建议广大申请人继续坚持非必要非紧急不出境、暂缓办证。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作者:巩汉语
选稿:费一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