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今晚属于罗大佑
澎湃新闻2022-05-27 22:07:00

罗大佑说,写歌是给后人留下一些活着的感受。

户外圆盆上,一只黄白相间像瓶刷的毛毛虫沿着盆边反复绕圈。它不时挺起上半身,一粒黄色小头的活动特别灵敏。闷热、循环、怪异、无望,这是现在的天气。但有一天毛虫可能会变成蝴蝶,清凉、闪亮、生机勃勃。这是罗大佑一些歌的样子,纪念我们活着的感觉。

又见罗大佑。四年前他在上海开演唱会时,世界还未进入特殊状态。他不用特意安抚大家,所以什么歌都唱。庞大的场馆里灯光和观众像融化的油彩混合在一起,搅动时间加速流转。台中央的罗大佑像一滴清水,反射出他置身的蓬勃场景。

那场演出的编曲非常丰盛轰隆,有点盖过主题“家”细腻内向的肌理。这一场的主题是《童年》,夜晚的花莲大草原上一支乐队,一组伴唱,一架钢琴。开始前我猜,大概不会有长着利齿的歌了。演出前发布的视频里罗大佑自己也说,要给大家疗愈和正面的能量。可如果失望不能表达,气闷不能开窗,光有“疗愈”和“正面的能量”,不是很荒诞?

现在我们无所依傍,时间、空间、常识和规则已变形,新世界还未建立。罗大佑的歌里有切实的、有轮廓、会呼吸的、旧的东西,让我们能暂时忘记不快,找到更好的活着的感觉。

音乐分三部分:童年,恋曲和光阴,仔细想,都是时间不同的化身。

童年是时间的初始(忘记地球历史和宇宙物理吧)。听过无数遍的《童年》,歌里写明它是“模模糊糊的”。其实童年的一切还声声相闻,历历在目。它的魔术之一是,人人都相信未来坚实有型,触手可及。未来具体化为高年级同学的脸,蕴藏必会准时到来的假期。童年是一生中最有机的阶段,因为虚度掉的今天不会白费,它们会反复光临未来一生的梦境。童年会咬人,没人能躲得过它的啃咬。

直到暮年的同学会,人间光阴故事进入倒数段落,我们确信过的未来已无影无踪。这时大家又聚在一起,“回到同学报道的因缘”。“就业,婚生,抗争”,这次听才发现罗大佑把“抗争”放在了最后。他在温柔里藏了一把刀。

时间通过变化显示自身的存在,留下不会改变的一两颗钻石——狂热的梦和依然的笑容。创作者都对时间敏感,渴望借由创作触碰到它。罗大佑的歌里有很多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词,终生和刹那,千古愁、人世游,翻云覆雨手留下传说。他是浪漫派,他的歌在人生的某些阶段听会觉得空对。如果人的情感可以像春潮那样涌动,现在的人生算虚度了吗?

罗大佑年轻写歌的时候,恨不得跳到山顶、坐在月勾上俯瞰人间。远离,才能在看见被风尘刻画的你的样子时,不会泪眼蒙眬。

这些歌不需要大声唱,轻轻地,由头发花白的罗大佑唱,浓重的夜色里抱着一卷小小愁肠,情到深处人孤独。壮阔场景未沦为虚假的视觉奇观,是因为总是有一个小小的“你”,被庞然无情的城市记取住笑容。浪漫的“我”则永远像古代游侠,不被凡俗人世所理解。

他所有关于爱的歌里,爱情都像灯塔般长久,爱人似碎浪易逝。长久和短暂之间,是很多次告别。粤语歌的告别,背后是移民传统。人各有路,为情所困或为未来所惑,由一架划破天空的夜机落下句点。罗大佑的告别涵义更广,是青春结束,道路分叉,时光溜走,失去自己,是死别。

《爱人同志》,另一种爱,“吉他大声一点”。审慎的字幕,绵密的音乐,被虫鸣包围的歌手弓着背唱。他所说的“未来的主人翁”被现代化大都市吸纳又吐出,来不及说再见。这首歌永远迷人,因为我们永远分不清爱是什么,不知道让我们心痒难安的是何种渴望,也不知道激情退去后还剩下什么。

很高兴他在凉爽的夜晚越唱越高兴。《请珍重》是一件礼物,来自一个快乐的人,一片滚烫的赤子心可还有人接下?填沧海,补青空,太难了。还是更喜欢他年轻时写的句子: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抱歉没有提到艾怡良和五条人,今晚属于罗大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