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人生万里 始于阅读丨《子夜》:“在子夜里醒来”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网站2022-05-26 16:23:51


图片

《子夜》茅盾

《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 30 万字,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于1931年创作的作品。

茅盾先生(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任《小说月报》主编,1928年东渡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与巴金等人在上海合编《呐喊》《烽火》。1949年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人民文学》《译文》杂志主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代表作有《虹》《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子夜》的小说故事发生在1930年的上海,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人物,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是“五四”以来革命文学运动中最早出现的一部长篇小说。

书中赵伯韬拉引吴荪甫进行公债投机,而吴荪甫又联合其他资本家组成信托公司,想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因而与赵伯韬产生了矛盾。赵伯韬依仗外国的金融资本做后台,处处与吴荪甫作对,加上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的工人怠工、罢工,尽管吴荪甫和同伴竭尽全力, 拼命挣扎,最后也没有改变全盘失败的命运。

在《子夜》里,茅盾采用居高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资本家的豪奢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工厂里错综复杂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并, 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伤心爱情。同时,也侧面点染了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战争,更加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从而实现了他所设定的意图,“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以全面的表现”。

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在小说开头,茅盾先生这样写道: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苏州河的浊水幻成了金绿色,轻轻地,悄悄地,向东流去。黄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经涨上了,现在沿这苏州河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仓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风吹来外滩公园里的音乐,却只有那炒豆似的铜鼓声最分明,也最叫人兴奋。暮霭夹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驰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象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 虹灯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Light, Heat,Power!”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