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镇的美林小城小区正式调整为防范区。自3月21日起,美林小城开始封控管理,整整两个月,住着8000多人的大型社区迎来这个改变着实不易。
孙立标是浦东新区政府办公室的一名下沉干部。3月22日,他下沉到美林居委,并成为这里的兼职副书记。同时来到这个小区的,还有十数位机关下沉干部和许多党员志愿者。从配药、消杀到分发物资,再到今天在小区里组建常态化核酸检测团队,上海大型居住社区是如何应对防疫工作的?美林小城就是一个观察的窗口。
下沉党员干部挑起配药工作
“当时老百姓呼声特别强烈的是配药,每天都有人到居委来反映问题。但居委自己来配,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平时居委干部还有抗原、核酸等很多日常工作,他们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的。” 因此,下沉党员干部来到后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配药。
美林小城是一个大型居住社区,随着封控时间的加长,居民的用药需求激增,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精神疾患者等特殊用药群体。对此,社区下沉干部应声而起,于4月12日成立了配药小分队,每周不间断为社区居民提供代配药服务。“现在平均下来,每天差不多还有100份左右的配药需求。”孙立标说。
配药小分队由市区下沉干部为骨干,包括第一任组长、浦东新区妇联副主席陈露,第二任组长、浦东新区司法局礼娜,以及现任组长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田义龙,还有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韩娜、区世博管理局唐李渊、区生态环境局倪旖蓉等成员组成,他们通过实践摸索,不断完善登记、配药、发药工作流程,还相继发布了《美林社区配药流程》的1.0版、2.0版,对新加入配药工作的同志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了复制推广。
对于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配药小分队规定:登记时先不用老人提交现金,统一由小分队在医院全程采用电子支付方式垫付,在取药时再进行结算,这样大大节约了原来医院结算找零的时间。
配药小分队还通过分类选择医院,逐渐摸清了不同医院配药特点,从而提高了配药的效率。“4小时能配到95%左右的药品,基本满足了居民用药需求。”
针对一些常规医院无法配到的药品,队员也是想尽办法。有一次,杜先生需要一种特殊的胰岛素,小分队跑了三家医院后才配到了指定厂家的胰岛素。队员们说:“虽然每天忙到很晚,但看到居民拿到药品时开心的笑容,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无序团购逐步规范起来
刚下沉到美林居委,党员干部们发现小区的团购是无序的。
有一次,团购草莓的居民全部“中招”(即感染阳性),甚至有些团购为了减少消杀时间,出现直接从围墙外传递货物的情况。于是,志愿者们下定决心将团购管理起来。
起初,加强团购管理引起较大反弹,不少居民到居委会门口吵闹。由于孙立标和团购监管组组长、区法院下沉干部张凡等人提前已经预料到可能出现的场面,预先抽调了一批人到现场维持秩序,防止了围观人群的聚集。
规范团购管理的相关规定出台之后,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优化完善,初步形成事前“审核备案、告知承诺”,事中“入门核验、严格消杀”,事后“送货上门、资料归档”,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美林小城逐渐呈现出团购管理有序、价格平稳适中、居民生活安心的良好局面。
然而,社区团购依然存在需求旺、数量大、价格高等问题。于是,孙立标与上海市科委下沉干部李庆华协商,积极引入“白名单”企业增加物资供给,对接浦东供销社、百联集团,用市场的力量加大对团购的制约。
目前,百联集团下属的世纪联华超市已经对小区敞开供应,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价格公允,高价团购已经不见踪迹。世纪联华超市还雇佣小区内部10多名没有工作、失去收入来源的租户,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
退伍军人成立消杀巡逻队
“我们这栋楼有‘阳’了,怎么还不来消杀?”美林小城整个小区有171个楼栋,其中43个楼栋曾出现阳性感染病例,当时,居民对于消杀的呼声很高。而防疫部门消杀人员有限,有时无法及时到场。
有位志愿者老兵葛正与孙立标商量,能否把老兵们组织起来,由他们承担消杀这份工作。于是,志愿者们发了一个招募令,“现在,我们的小区面临着一场战斗,需要我们退伍的战友们站出来,承担小区消杀和巡逻工作……”
信息仅发布30分钟,30名左右“战友”报名。4月18日,由退伍老兵组成的美林小城退役军人“老班长”消杀巡逻队成立了,年龄从00后到60后,横跨各行各业。
殷梦涵是位“00”后退伍士兵,虽然今年三月份才成为美林小城居民,但在招募“老班长”消杀队时,他第一时间报名,体现了一个退伍军人的担当。在每次消杀作业时他总是冲当先锋,背着20公斤的药桶在楼与楼之间穿梭往返,为居民带去了安心和战胜疫情的信心。
楼道的消杀需要极强的专业性,也一直是消杀作业的难点。“老班长”消杀队本着向专业队伍学习的精神,认真汲取经验,积极参与消杀作业药液的配比,物资的运输等一系列的工作。他们对于封控楼道进行了严密细致的消杀,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对于小区公共空间重点场所如垃圾厢房、核酸检测点、居民一楼的公共空间进行专业消杀。
5月4日早晨8时许,“老班长”消杀队已经在小区门口集合,欢迎蓝天救援队的到来,随着一声汽笛声和醒目的“蓝天救援队”车辆标志映入眼帘,蓝天救援队到达小区。“老班长”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对他们千里迢迢来上海支援抗疫表示感谢,并马上开展联合作业。
从原来70多人壮大到现在300多人,下沉干部、“双报到”党员在小区用行动组织更多的居民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孙立标也记录了下他们的镜头:有英姿飒爽的“唐公子”、有敢于担当的“二叔”、有果敢睿智的“宁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四姐”、有越战越勇的“花哥”……这些志愿者每天活跃在小区核酸检测、抗原分发、物资搬运等岗位。
“干部下沉到基层和居委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工作中培养对老百姓的感情。”孙立标感慨:“这种体验比我们上课和培训更实用,可以成为一种干部培养和锻炼的常态化机制。”

居民自发组建核酸采样队伍
最近,美林小城多了一支社区自有的“核酸采样队”。 孙立标介绍,“为了满足社会化采样工作需要,做好本小区居民的核酸筛查服务,按照浦东新区的规定,我们面向本小区招募了一批有一定医学知识的居民参加核酸采样辅助人员志愿服务。”
本以为招募工作会比较困难,没想到,短短半天时间里,就有80多人报名。大家经过统一的线上理论考核和培训后,有30余人通过考试,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因美林小城居民数量众多,因此日常需要出小区上班、返乡、就医的人员也不在少数。然而,除非小区赶上大筛,否则大家想要做一次核酸并不容易。也因此,小区决定筹建自己的核酸采样队伍。
一批志愿者获证后,小区又专门请来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了现场培训。就在昨天,小区进行了一次全员核酸,每组专业医生都配置了一个志愿者,既是辅助检测,又可以现场观摩学习,一些志愿者一上午可以协助医生完成400多人次的采样。
大家对辅助采样工作的热情也非常高涨。“我们原本放出10个志愿者名额请大家接龙,结果几乎被‘秒杀’。”孙立标说。接下来,小区将设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在规定日期的上午为有上班、返乡、就医等需求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