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节气“小满”的独特寓意
北京时间2022-05-22 14:35:28

小满","attr":"{"be-class":"center"}"},

北宋·欧阳修","attr":"{"be-class":"center"}"},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attr":"{"be-class":"center"}"},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attr":"{"be-class":"center"}"},

赏析:

诗人的这首《小满》,描绘出了初夏时节,柳绿、夜晴、麦子茁壮成长的景色。在初夏的夜晚,杨柳依依,偶尔传来夜莺动听的歌声。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皎洁的月光照亮夜空。此时,田间的麦子正茁壮成长,虽然还未成熟,但已灌浆饱满,轻风吹过,麦子于风中微摆,而同时百花渐落。诗中最后一句,作者用一个“笑”字,赋予了麦子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满时节,麦子于风中微摆的娇憨可爱,表达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古人对于春天的离去,红花的坠落,总有一种年华易老,好景不长的感慨。每到此时,诗人都会发出伤春的哀怨,而欧阳修的这首小诗,并不为春天的离去而惋惜,相反,他刻画了小满时期的优美景象,夜莺绿柳,皓月长空,显得富有诗情画意,又进一步描写小满未满的麦穗与凋零的落花,将二者进行对比,表达不纠结于过往,知足常乐的积极态度。

这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其实恰好就是小满这个节气的人生智慧。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节气是大小对应,大寒小寒,大雪小雪,大暑小暑,但唯独是有小满却没有大满。这是因为传统中国人讲究珍惜福分,凡事不要追求太过于圆满,因为月圆了就会缺,花开了就会谢,水满了就会溢。大满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它的十全十美背后隐藏着盛极必衰的危险。

所以传统中国人讲究的就是一种刚刚好的小满状态,饭只吃七分饱,酒只喝七分醉,话只说七分完。否则就是过犹不及,吃得太饱会伤胃,喝得大醉会伤肝,话说得太满,事做得太绝,则会没有回旋余地。这种人生境界,被号称千古完人的曾国藩称为“花未全开月未圆”,他说这是一种珍惜福分,持有幸福的大智慧,甚至,他的书斋都被他命名为“求阙斋”,这个“阙”的意思就是缺失的缺。因为他真正做到了中国古人追求的立德立言立功,人生太过于圆满,所以他希望某些事情上能有一些缺失和不饱满,这样就不会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所以,“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小满,其实是一种大智慧,它是人生的最佳状态。接受小满,便可以知足常乐,拥有幸福,处于小满,就依然有上升的空间和对未来的期盼。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栏目主编:谢海衡

来源:网络","attr":"{"be-class":"left"}"}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