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苏-57隐身战机参战,专家:装备数量少,试验性质浓厚
澎湃新闻2022-05-21 20:22:00

制图:龚唯

制图:龚唯

俄罗斯装备的首款第五代战斗机苏-57已参与正在进行的俄乌军事冲突。

据塔斯社5月20日援引俄军事工业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俄军第五代战机苏-57已参加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目前俄空军仅装备了个位数的苏-57战斗机。

目前俄空军仅装备了个位数的苏-57战斗机。

苏-57现身俄乌冲突

苏-57是俄罗斯装备的第一款第五代战斗机,其原型机T-50于2010年1月首飞成功。该型战机单座双发隐形多功能重型战斗机,具备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等特点,可有效与第五代隐身战机争夺战场制空权。

塔斯社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在特别行动开始两到三周后,俄罗斯就已经开始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使用苏-57战机,战机使用导弹武器在敌方防空系统作战范围外作战。

“第五代战斗机采用隐身设计,最大优势是可以在高威胁的环境下作战,而且开战之初,俄军摧毁了不少乌军军用机场、防空导弹阵地等,这个时候苏-57在乌军导弹射程外活动,是不是对自己隐身性能信心不足值得探讨。”军事专家韩东指出。

苏-57隐身性能一直被外界诟病的地方,裸露的发动机喷口,尾部隐身设计不足;不少传感器和开口外露;机身舱盖等处细节未进行处理或处理较为粗糙。

俄罗斯媒体并没有披露苏-57在俄乌冲突执行任务的细节,也没有公布该战机执行战机的照片或视频,因此无法得知是执行防空还是对地攻击任务。

美国“战争地带”(The War Zone)刊文认为,俄媒称苏-57在乌克兰防空武器射程范围之外飞行是挺有趣的事情,侧面反映乌军陆基防空系统对俄罗斯飞机构成的非常真实的威胁,俄军没有完全获得制空权。

“苏-57的内部弹舱可以携带中距空空导弹和近距格斗空空导弹,执行防空任务,机腹中间的弹舱可以携带空地导弹和炸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军事专家张学峰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epr.cn),“由于苏-57可以发射射程超200千米的空地导弹,也是在乌军防空导弹射程之外发动攻击,因此执行防空或对地打击任务都有可能。”

“执行防空任务的可能性高一些,因为苏-57战斗机用于对地攻击的配套的弹药少,技术上也没有完全成熟。”张学峰补充说。

2018年5月,俄军方首次向外界公开了苏-57战机打开弹舱发射导弹的视频。视频中,一架平飞的苏-57战机打开弹舱发射了一枚红色的导弹,从导弹外形来看,该导弹为X-59MK2新型隐身空射巡航导弹。该导弹曾在2015年俄罗斯航展上公开亮相,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导弹射程290千米,具有很强的防区外打击能力。

此次苏-57现身俄乌冲突并非首次参加实战。2018年2月,俄空军向叙利亚赫迈米姆空军基地派遣过4架苏-57战斗机。俄国防部对此解释称,苏-57飞往叙利亚是为了在接近实战环境的条件下,检验战机电子侦察和无线电定位系统。之后,俄国防部在2018年5月公布了苏-57在叙利亚试射巡航导弹并命中预定目标的视频,苏-57成为继 F-22与F-35之后第三种参加实战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

“当时,部署叙利亚的苏-57战机都是原型机,并非量产机型,部署叙利亚目的主要还是借实战环境检验战机性能,用于战机改进和定型。”张学峰介绍说。

“战争地带”刊文认为,苏-57亮相俄乌冲突并不令人惊讶,在叙利亚仅进行了有限的作战评估,俄乌冲突可以进一步检验其性能。

苏-57开弹舱发射导弹视频截图。

苏-57开弹舱发射导弹视频截图。

对俄军贡献或有限

在张学峰看来,虽然苏-57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但装备数量非常少,因此苏-57对俄军的贡献很小,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也不大,苏-35、苏-34和苏-25等战机才是俄空天军执行任务的主力。

苏-57原计划在2015年批量生产,但由于技术、经费等原因,量产计划一推再推,首架量产机型直到2019年才露面,而且首架量产机还遭遇了坠毁事故,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年12月24日,一架苏-57战斗机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坠毁,消息人士指出该机为俄首架量产型苏-57战斗机,原计划于在当年12月27日交付俄军。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24日报道称,俄罗斯空天军在2022年第一季度接收了两架苏-57隐身战机。

在苏霍伊航空集团最近发布的宣传视频中,可以看到一架新苏-57的机身编号为“52”,这表明该机是该型战机中的第三架。本次新战机的交付将使俄空天军的苏-57机队数量增加至三架,另外还有一架原型机。据报道,第一架生产交付的苏-57战机曾在2019年坠毁,俄空天军实际上在2020年12月才获得其第一架苏-57战机,机身编号为“51”。

2022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曾发布消息说已向空天军交付了两架生产于2021年年底的苏-57战机。据称,这两架苏-57将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起飞,分别前往阿赫图宾斯克的国家飞行测试中心和利佩茨克的空天军基地进行测试。

由于苏-57战斗机数量非常少,三代机才是俄乌冲突中俄空天军的主力。

由于苏-57战斗机数量非常少,三代机才是俄乌冲突中俄空天军的主力。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今年1月公布的信息,2021年俄罗斯空天军总共接收到77架新战机,其中包括两架苏-57。但也有分析指出,这表明苏-57的生产速度低于此前预期,根据塔斯社2021年6月的报道,苏霍伊集团应当在2021年交付4架苏-57。苏霍伊集团此前宣称,计划在2022年将产量提高到每年15架苏-57,到2028年交付至少70架该型战机。

这也是反映了俄空天军第五代战机力量方面的尴尬,数量不仅远少于美国,甚至数量还少于比苏-57首飞晚的歼-20。

根据相关资料,截至今年4月,洛·马公司已经生产了790多架F-35系列战斗机,美国军队装备了超过450架,其中美国空军装备的F-35A战斗机数量接近300架,再加上183架F-22A战斗机,美国空军隐身战斗机数量接近500架,实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而中国的歼-20战斗机,根据中国军方公布的信息,歼-20已经在2017年批量交付部队,目前已经列装多支部队。在3月31日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对歼-20与美军F-35战机近距离相遇的记者提问进行了回应,吴谦表示,人民空军肩负着保卫国家领空安全的神圣职责。必须强调指出,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问题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的。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