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方舱医院闭舱后如何恢复原有功能?首个“退役”方舱处置专业标准出台
东方网2022-05-19 19:59:11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5月19日报道:随着一些方舱医院的闭舱,曾作为方舱医院的场所如何恢复原有功能?临时搭建的方舱如何安全、卫生、高效地拆除、收运、处置?针对这些棘手问题,城投集团闻令而动,旗下上海环境组织专业团队抓紧编制相关标准并推行。5月19日,上海环境发布了企业标准——《方舱拆除物收运处置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方舱处置标准”),并成功在上海市质监局网站备案、生效,该标准是国内首个关于方舱关舱后全流程处置的技术标准。

10余天完成编制 跑出“上海速度”

为配合上海大量方舱医院关舱处置,在城投集团的总体部署下,上海环境于5月初紧急启动企业标准编制任务,成立了以环境设计院为主的标准编制团队。

技术团队在系统分析方舱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深入方舱现场调研,积极与环卫、疾控等主管部门以及方舱设计、建设单位交流咨询,邀请多位环卫、疾控、建设等领域专家进行标准审查,取得了10余家单位书面反馈意见及上百条专家意见。经过10余天不分昼夜的努力,经过10多次内部讨论和标准审查会等审批流程后,5月19日方舱处置标准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传备案,标志着这项企业标准顺利发布实施。

一项标准的出台,一般需经立项申请、启动会、征求意见会、审查会、申报审批备案、最终发布等多个环节,一般历时1年左右甚至更长。即使是在启动标准审查紧急程序下,仍需3个月到半年时间。此次方舱处置标准高效编制,是城投集团环境板块技术团队长期攻坚克难、厚积薄发的成果。该团队长期致力于固体废弃物的技术咨询、科技研发、EPC总包、设备供货、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服务,在基础数据库构建、工艺技术研判、建设运营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系统精细科学 体现上海特色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上海方舱医院的建设数量和依托设施情况与武汉或其他城市都大不相同。加上尽快恢复场地功能等急迫需求,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和常规周期无法参考,上海必须制定出一套系统性、精细化、科学化的处置标准。

编制过程中,技术团队会同武汉城管委、高校院所、行业专家等广泛开展调研交流,认真汲取经验,并结合上海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团队还参考了关于方舱的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文件、标准规范等。最终,方舱处置标准考虑了方舱关舱后到恢复功能前的全作业流程和管理要求,在原有收运处置这一专业领域的基础上,将标准适用范围向终末消毒和评估、环境监测两头延伸。

技术团队调研发现,由于方舱类型多样,除了通用的家具和家电等配置外,其他差异化的设施设备配置也带来消杀和回收利用方面的差异化需求。因此,方舱处置标准中提出了针对学校、商务楼宇等敏感场所,应选择对人体无影响和对环境无残留的过氧化氢消毒产品,针对有精密和贵重的仪器设备的方舱,也将在整体消杀前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保护并在后续增加专门消杀环节。

此外,为避免作业过程中的拆除物无序存放、人员密集风险、时间效率滞后等问题,本标准也提出了分类分区分时的逻辑主线,强化了整个作业流程和技术应用的科学性。

全品类全流程 打造上海模式

方舱处置标准除了结合上海疫情防控特点,细化提出了方舱终末消毒和评估验收外,还量化分析了拆除内容和顺序要求,以及拆除物储存、运输、处理处置等全品类、全流程要求。

基于循环利用、资源再生、安全处置的技术路线,该标准还科学制定了不同类型方舱的拆除物产生量计算方法,在卫生、安全、有序、环保的原则指导下,强调方舱拆除物“应用尽用”。

例如:对于消杀后鉴定不存在潜在污染风险的的厕所、热水器、床等设施设备,建议直接重复利用;对不能直接循环利用的物资,即:砖块、混凝土块、彩钢板等建筑垃圾,送入建筑垃圾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利用;对于低价值的泡沫、木材等,进行回收利用;对于医废垃圾、专项生活垃圾等,则进入末端专业设施安全焚烧处置。方舱处置标准对于方舱医院“退役”后的处理处置,真正做到确保安全、分类分级,也体现了节约资源,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理念。

下一步,上海环境将在城投集团的统一部署下,抓紧推进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编制和报批工作。通过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将为上海方舱医院拆除、消杀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依据,促进方舱医院“退役”后循环利用、安全处置,为上海尽快恢复正常秩序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柏可林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