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杠杆》这部全员“老戏骨”的经侦剧,为何难成《人民的名义》
凤凰娱乐2022-05-17 09:05:31

作者:牛角尖

转载来源:一点剧读(ID:yidianjd)

郭京飞又来了,这次是带着一众“老戏骨”。

新剧《杠杆》正在五大平台热播。相比起这部剧的内容底色,市场起初注意到它的原因有二:其一,这是一部由郭京飞出演反派,与同为老演员于毅搭档的双男主警匪剧——这部剧的配角也都是清一色“老戏骨”,且不少为《人民的名义》演员班底,比如张丰毅、张晞临、黄俊鹏,都在剧中有着重要戏份。

其二,这是一部“反贪+经侦”题材的刑侦剧。众所周知,自2017年《人民的名义》意外走红于市场后,市场中有关刑侦题材的悬疑剧,就在成倍增长。这几年,市场中不仅多了几部“人民的名义”系列作品,也让原本只存活于教育、科普领域的刑侦剧走红市场。

可惜,后继者虽多,却谁也未能替代《人民的名义》。即便是这部无论是在演员、还是在题材层面,都极力向其靠拢的《杠杆》,也未曾幸免。

《杠杆》令市场失望了。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直言,“按照郭京飞近期的戏剧沉淀,应该蛮后悔接了这部剧。”、“就算被积压3年,我也很难相信这是19年拍的剧”……从收视维度来看,这部剧的市场热度也并不突出。平均收视率徘徊在0.22%,虽然比江苏卫视上一部收官剧《蓝焰突击》收视略高,却低于近期一众开播剧。

《杠杆》是一部积压了三年的影视作品,这也直接造成了该剧在制作层面的口碑崩坏,更糟糕的是作为一部刑侦题材,对于细节、配角演员的“不走心”挑选,也让该剧略显“悬浮”。

但有一说一,单从剧集内容来看,该剧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只是,在首播口碑崩坏、收视极速骤降之后,留给《杠杆》“反转”的时间似乎也不多了。市场何时才能出现下一部《人民的名义》?这大概也是观众关心的问题之一。

全员“老戏骨”,《杠杆》为何没能“撬动”市场?

如今再提及“老戏骨”,显然它已经不能再单纯被解读为“对「好演员」的一种褒奖”。更多的,它还代表着宣传方“借力打力”的一个营销点。的确,比起如今的流量剧,“清一色”老戏骨主演的刑侦剧,似乎更具魅力。

但这魅力,也仅止于开播。正如上文所言,《杠杆》如今的市场处境,在于它收视也不好、口碑也不行。当真是可惜了这一众“老戏骨”。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剧中的“老戏骨”表现,也着实差强人意。比如实为男二、名为男一的于毅,他大部分场合还是能够将观众带入剧中,但在与郭京飞的对手戏上,则少了几分高级感。不少网友坦言,“于毅的演技还有待精进”、稍微有点用力过猛,但看得出来是位好演员。”

张丰毅在剧中的表演,也只能用马马虎虎形容。全程严肃的特写镜头下,不少观众已经开始怀疑起“他是否在憋笑”。至于剧中的一些配色,比如饰演三合集团太子爷的白少卿、被安排暗杀元老的小哥,以及剧中不少女性角色,除了颜值不在线外,生硬的台词和用力过猛的演技,在该剧弹幕上自成一道风景。

但这还只是《杠杆》诸多问题中的一个小问题。它真正的问题,在于平淡的镜头语言和落后的场景制作。借用网友的个别言论,“整部剧都透露着一股廉价感”、“即便是在2019年拍的,也不至于这么落后”。

《杠杆》的画面语言和制作,从头到尾都透露着一股“土气”。毫无悬疑题材该有的精致感和大片氛围,比如剧中前面几集出现的追车戏、男二萧剑的追凶现场,颇有十几年前普法教育剧的朴实画风。——这也难怪网友不爱看。

毕竟在所有悬疑题材追究“视觉盛宴”的当下,制作粗糙、小细节漏洞百出的刑侦剧,网友着实提及不了太多兴趣。

当然,《杠杆》并非全是漏洞。起码从当前播出13集来看,它在剧情方面还是有些看点。譬如郭京飞饰演的亦正亦邪身份,他在第5集中已经暴露了自己的第二层身份,疑似为警方安插的卧底,这位如今的金融界大鳄,是敌是友,尚且难辨。

剧中涉及到的一些金融案件,也颇具代表性。比如三合集团的大佬高昌,就是因为非法集资、p2p暴雷进了监狱。他与萧剑在审讯室中那场“对手戏”,火药味十足,颇具看点。经侦支队长张华,在追击歹徒中“意外”出事,这场车祸被警方看成是有人故意而为之,但张华出事前与不知名人接连的一通电话,以及出现在他车内的一枚赌场徽章,都将人物立场推向了未知。

包括剧集开片,郭京飞饰演的胥枫给高昌所讲述的“油画”理论、池塘小鱼的故事,也点出经济学中的“杠杆”原理,以及这场金融诈骗背后所设计到的“人性博弈”。从这点来看,《杠杆》的故事还是具有一定看头,且是国产剧市场,继《猎狐》之后,为数不多的又一部经侦题材。

但这部剧目前所持有的市场成绩,明显“出师不利”,后续能否打响“反攻战”,目前来看力度不是很大。毕竟在国产剧“三集定生死”的黄金播出定论下,很少有观众愿意等到“反转”。

国产刑侦剧卷土复出:谁会是下一部《人民的名义》?

提起国产刑侦剧,观众最先想到的恐怕还是90年代初期卫视播出的一批以《红蜘蛛》《梅花档案》为首的刑侦题材。当时,这类刑侦作品,多以教育、科普的意义在各大卫视轮播,收看的主要群体也多为电视机前的受众。

随着电视剧形式愈发多样,尤其是以平台制造为首的网络剧诞生后,市场中对这类镜头较为单一、仅凭故事取胜的刑侦剧,做出了全新升级。2014年播出的《暗黑者》和2015年播出的《心理罪》,是这类题材升级后的首批作品,它们也成功凭借新颖的作案手法与视角,在当年大获全胜。

如今在悬疑剧市场小有名气的五百导演,以及他背后的五元文化,最早悬疑“试水”之作就是和爱奇艺、乐视合作的《心理罪》,以及《灭罪师》。而这几部作品的带来,也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刑侦剧:它们不再是主角只为正面形象的警察,作案手法也不再只主打本格,甚至在题材范畴上也走起了“多样”路线。也是在这时候,它们有了一个统一名字——悬疑剧。

其实,悬疑与刑侦向来不分家。严格意义而言,刑侦隶属于悬疑。这也是这几年市场中,虽然不见“刑侦剧”,却依旧有他的影子的重要原因。比如2020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隐秘的角落》,王景春在剧中饰演的老刑警,以及有他所牵扯出的刑侦线,就是标准的刑侦元素;《摩天大楼》中杨子姗饰演的女刑警,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要说标准的刑侦剧,2018年市场中播出的《破冰行动》和上文所提及的《人民的名义》,就是典型代表。这两部剧一部以缉毒为题眼,另一部则主打反贪,都在当年大获全胜,且成功带起“刑侦剧”这股热风。这之后,市场中还陆续上新了《三叉戟》《燃烧》《人民的正义》《猎狐》等不少刑侦剧,包括日前这部在播的《杠杆》,也是隶属于刑侦剧范畴。

但从结果导向来看,这些同类型作品,乃至于范围更广的悬疑剧,都未能再现《人民的名义》和《破冰行动》的辉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题材的过度重叠。好比之前优酷率先推出的《白色月光》,“女性向悬疑剧”成为这两年市场风口,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窝蜂”的跟风。但至今国产剧市场未曾诞生一部国产版《致命女人》。

爱奇艺“迷雾剧场”在去年初次呈现出不给力状态后,市场曾调侃其为“缺了紫金陈的故事”。但实际上,整个市场,包括卫视在内,都缺乏更为工整的悬疑剧本。这主要在于国内市场对这类题材的尺度把控和经验拿捏。

一个利好消息是,现如今市场依旧不缺头部悬疑制作。比如爱奇艺正在热播的《风起陇西》,主打“三国+探案”;优酷的《重生之门》则更偏本格推理,也是较为标准的刑侦剧。除此之外,卫视还存有了一批待播刑侦剧,如王一博、陈晓主演的《冰雨火》、同为《破冰行动》傅冬育导演打造,耀客传媒携手优酷打造的《浴火》也在积极开发中,留白影视的又一部悬疑作品《刑警之海外行动》,以及有着公安背景出品的《抓手》,都在来的路上。

从这些待播题材可以看出,今明两年将会是刑侦题材大放异彩的一年。一来,这是顺应了电视剧市场主旋律商业化的趋势,二来它也迎合了我国公安部门自身的宣传需求。它们会是下一部《人民的名义》,还是《杠杆》,尚不好说。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