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百万根蚕丝编织,祖国吉祥绽放光芒
周到2022-05-16 19:05:59
14个月、421200个8字结、6739200根丝线,编织出的丝毯有何魔力?“推陈出新,才能让技能历久弥新。”让我们走进程美华用匠心编织出的技能之路。

地毯、挂毯一般多用羊毛在织机上织成,世界技能博物馆征集到的一幅挂毯用的则是天然蚕丝。

这幅名为《祖国吉祥》的丝毯展示了上海非遗金山丝毯制作技艺,它出自上海金山丝毯厂。

(《祖国吉祥》)

该厂是上海现有的唯一一家手工丝毯厂,厂长程美华则是上海非遗金山丝毯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地毯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程美华带领丝毯厂的工匠,花费14个月,打了421200个8字结,以6739200根丝线编织成了这幅丝毯。

(程美华)

说起《祖国吉祥》的由来,程美华娓娓道来:

“2019年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因为觉得丝毯和‘一带一路’的主题很契合,所以我很关注这个论坛。论坛的文艺晚会有一出孔雀舞的表演,这个表演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那个灯光,那个舞台造型,太光彩夺目了……”

陶醉在孔雀舞表演中的程美华,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在丝毯上留住这个光芒万丈的孔雀的形象?

“最初,我将丝毯取名为《璀璨光芒》,2020年初突发新冠疫情,很多人情绪低落,我就想‘以艺抗疫’,将作品名字改为《祖国吉祥》,祝愿祖国吉祥如意,人民幸福安康!”

(程美华)

画大稿、算色、染色、配色、编织……经过12道工艺流程及128道工序,长198厘米、宽137厘米的《祖国吉祥》丝毯终告完成,作品一如程美华当初所想象的那样:孔雀开屏,光芒万丈。

对于程美华来说,这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幅丝毯用到了精编、中编与粗编,这是一种新工艺,也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在丝毯编织中融合使用这三种编织方法。——程美华

(程美华编织丝毯)

据程美华解释,丝毯中央的孔雀为精编,往外逐步用到了中编与粗编。

“越往外,张力越大,有一种绽放的效果。”

这幅丝毯的完工花了14个月,但达到如此绚丽逼真的效果,却是程美华一路走来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

首先,从原材料来说,这幅丝毯用到的不是江南的桑蚕丝,而是北方的柞蚕丝。

(《祖国吉祥》)

更早前,金山丝毯厂用的也是浙江产的桑蚕丝,直到上世纪90年代。

据程美华介绍,上世纪90年代,手工丝毯制作进入高峰期,这让丝毯的原材料——桑蚕丝面临严重短缺。

面对这一困境,身为金山丝毯厂厂长的程美华开始寻找可替代的原料丝品,经朋友介绍,她发现了北方的柞蚕丝。

“北方的柞蚕茧又黑又粗又大,很多人都不敢用。但我们还是想试一试,最后经过半年的反复试验,试温度、试处理时间、试工艺……最终让原料达到了理想中的效果。”

(程美华编织丝毯)

不仅如此,程美华发现,处理后的柞蚕丝比桑蚕丝更适合用来制作丝毯。

桑蚕丝更细软,立不起来,柞蚕丝柔韧性更高,编织出的作品立体感也更强;此外,因为比较毛,柞蚕丝吸收颜色的效果更好,染色后色泽鲜艳,大大提升了丝毯丰富的表现力。——程美华

从技法上来说,《祖国吉祥》中用到的“编织融合”,也是程美华的求新之举。

2008年,程美华跟随中国地毯商会前往迪拜参展。参展期间,程美华去了一趟迪拜博物馆。

“一进博物馆,迎面就看到一幅布艺作品,以绒布为基础,上面有弯折的铜丝,铜丝上挂着玉石……立体感非常强。我忽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通过编与织,丝毯是不是也能变得这样立体?!”

(丝毯细节)

此前数年,程美华一直琢磨怎样才能让丝毯变得更有立体感,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迪拜博物馆的这幅组合布艺作品,让程美华看到了解决之道:将编融入织中

传统丝毯主要采用“织”,虽然有时也会用到“编”,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技法。迪拜博物馆之行,让程美华看到了编织融合的潜力。

(《丝路花语》)

为了将潜力化为现实,程美华从头开始摸索。

“先摸索了半年如何去编,又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研究出编织一体的走线方法,再在编织基础上,融合盘、拉、结等技艺……”

用这一全新融合技法创作的《笑迎世博》,于2010年入选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展出,并一举夺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百花杯金奖。这件立体感十足的丝毯作品,也让程美华坚信,自己的“编织路”走对了。

(《笑迎未来》)

除了原材料与技法的创新,还有色彩的创新。

“丝毯最开始采用点格来划分色块,一块块区域边界明晰,导致颜色过渡不够自然,作品逼真度也受影响。”

1981年,程美华前往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并与著名画家袁运甫共同合作一幅艺术挂毯。在创作艺术挂毯时,程美华愈发感受到了以点格纸制作丝毯带来的颜色上的限制。

(程美华作品)

这时,程美华想到了波斯地毯,每条地毯都是由编织者即兴发挥,即便是两位制作者拿到相同的画稿,也会织造出不同的地毯。

于是,程美华建议一同制作丝毯的姐妹们抛弃点格和固定色彩,将一种色彩深化出十五种晕色,来表现颜色的丰富性。

一年以后,色彩自由奔放的《智慧之光》出炉了,袁运甫带着这幅丝毯到美国艺术中心展出,获赞誉无数。

(程美华作品)

也是从这时开始,程美华开始了大胆的色彩试验,她带领团队打破以往丝毯配色的常规,使丝毯颜色从深、棕、浅等5组配色自然过渡到了15组,每组有上百种颜色变化。

像这幅《祖国吉祥》就用到了1200多种颜色,在由深入浅或者由浅入深的地方,往往有好几种颜色的丝线,虽然差别不大,但如果没有这些微小的渐变,颜色过渡就不会自然了,效果也就没那么逼真了。——程美华

可以说,在技能的道路上,程美华一直坚持“手脑并用”——手要练,脑要动。只要还在做一天,就要精进一天,即使年龄,也不能成为止步的理由。

(程美华作品)

2020年制作《祖国吉祥》时,程美华六十有六,但她依然尝试在作品中运用精编、中编、粗编融合的新技法。

丝毯虽是物,但也有着灵魂,支撑着它历久弥新、不断传承的秘诀就在于推陈出新。——程美华

“推陈出新,才能让技能历久弥新。”这也是程美华走了40多年技能之路的一点感悟。

展品提供人寄语

期望自己提供的展品给青少年……

这件展品工艺精湛、手艺艰辛,打了421200个8字结,以6739200根丝线编织而成,体现了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工匠精神,希望青少年也有这样的工匠精神,并将其融入到学习中去。坚持就是胜利!——程美华

对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寄语是……

聆听时代的声音,把握时代的脉搏,将技能文化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一起向未来!——程美华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惠芬

作者:徐惠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