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植物肉,能取代我们平时吃的牛肉吗?
澎湃新闻2022-05-13 09:52:00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官方澎湃号

2022-05-13 09:52

原创 未来光锥加速器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至少目前为止,传统肉类产业还不必为植物汉堡和其他肉类替代品的生产商的竞争而担心。

研究表明,尽管新一代植物肉类替代品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在近几年有所增长,但这些增长并没有让消费者在动物肉类制品上的支出减少。

总体而言,对美国肉类采购的分析表明,以肉饼、链条和碎肉形态出售的植物肉类大多是牛肉和猪肉的附加品,往往用作鸡肉、火鸡和鱼的替代品。

肉饼形式的植物肉 | Flickr, Marco Verch / CC BY 2.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我们先前认为植物肉有可能替代红肉,但事实并非如此。植物肉更多是一种补充。”这项研究的合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农业、环境与经济发展系Wuyang Hu教授表示。“人们购买猪肉和牛肉,同时也会买植物肉。”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并不站在任何行业的一边,也不考虑食品的相对健康性。

肯塔基大学农业经济学助理教授Shuoli Zhao说:“新一代植物肉通过模仿吃真肉的味道和感官体验吸引消费者,在这些消费者中不仅有素食主义者、对植物肉感兴趣的人群,甚至还有肉食者。”

“我们希望了解市场对新产品的最新反应,看看对这种产品的需求与其它肉类产品的关系,尤其是在新鲜肉类产品领域。”

研究团队还包括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麦迪逊分校的Lingxiao Wang和肯塔基大学的Yuqing Zheng。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应用经济观点与政策》杂志上。论文截图

仿肉制品和豆腐、天贝等植物性蛋白质已有多年的历史,但与不可能食品(Impossible Foods)和超越肉类(Beyond Meat)等植物肉品牌的新产品的口感、味道和气味不同——这两个品牌的植物性肉类替代品(PBMA)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75% 。研究表明,2018年PBMA供需增加导致全球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销售额将增至近310亿美元。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取了每周的尼尔森扫描数据(Nielsen scanner data),从2017年1月的第一周到2020年7月的第二周,包括美国40个州的食品杂货店、药品店、大型商场、一元店和军用品店的新鲜肉类支出。研究类别包括植物肉,牛肉,鸡肉,火鸡,猪肉,其他肉类(如羊肉和鸭肉)和鲜鱼。

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植物肉仅占新鲜肉类平均总消费的0.1% ,但在同一时期,市场份额增长了四倍,达到0.4% 。牛肉的销量份额最高,占46% ,其次是鸡肉,占23% ,猪肉和鱼肉各占12% ,火鸡肉和其他肉类占新鲜肉类销量的不到5% 。

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植物肉市场份额显著增长 | 参考文献[1]

牛肉和植物肉价格最高,牛肉的平均价格为每单位5.44美元,植物肉的平均价格为每单位4.84美元。在研究的所有肉类中,植物肉的消费额在销售时上涨得最多。牛肉和鸡肉的降价降低了对植物性肉类的需求,但仿制肉的降价并没有对动物蛋白源的需求产生多大影响。

这些发现以及促销期间植物肉销售的增长模式表明,植物肉“更多是一种冲动性购买”。Wuyang Hu表示:“我们由此得出结论,购买植物肉更多是一种猎奇行为。消费者是在从众购买。当他们看到一种趋势时,他们会说,‘我应该试试这个’,并形成类似的偏好。”

调查结果还表明,大多数植物肉的市场份额增长发生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当时,由于停产对供应链造成冲击,新鲜肉类价格大幅上涨,但是数据无法证实与植物肉销售额上涨的因果关系。在2020年7月的研究中,植物肉市场份额的上升仍在继续。与此同时,所有新鲜动物蛋白质源的销售量在疫情爆发之初就大幅上升,而肉类和鱼类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通常都保持了原有的市场份额。

植物肉在市场中所占份额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研究中增长最快的肉类,但这对其他类别仍然没有多大影响:2018年美国的肉类消费是历史上最高的,人均222磅。

“我们假设,从植物肉公司的角度来看,他们试图做的是取代人们的饮食中的牛肉和猪肉。”Shuoli Zhao说。“我们实际上发现情况恰恰相反。消费者会在计划的新鲜肉类支出之外购买植物肉,或者是在促销活动或零售环境布局的激励下购买,这表明植物肉目前对新鲜肉类产业并不构成真正的威胁。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市场营销,植物肉公司应该把研发重点放在提供满足消费者期望的产品上,然后人们将自己选择植物肉是否会成为他们饮食中的主食。”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进转化科学中心资助。

参考文献

[1] Zhao S L, Wang L X, Hu W Y, et al., 2022. Meet the meatless: Demand for new generation plant-based meat alternatives.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1-18.

[2]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49366

编译:矩阵星

编辑:酥鱼

排版:尹宁流

题图来源:Wikimedia Commons, Ofer Kor / CC BY-SA 4.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研究团队

通讯作者 Shuoli Zhao:肯塔基大学农业经济系助理教授,明尼苏达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曾任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助理研究员。

课题组主页

https://agecon.ca.uky.edu/person/shuoli-zhao

论文信息

发布期刊 《应用经济观点与政策》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发布时间 2022年2月3日

论文标题Meet the meatless: Demand for new generation plant-based meat alternatives

(DOI:https://doi.org/10.1002/aepp.13232)

文章领域 农业经济学,食品市场

未来光锥加速器是果壳硬科技发起的早期科技创业加速器,为科学家创业提供从公司注册、知识产权,到融资需求、团队组建等不同阶段的方案建议。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加速一部分科学家迭代成为CEO。

果壳团队有着长达12年为科学家服务的经验,我们始终站在科学家的视角出谋划策,做科创者的好朋友。如果您正打算创办一家科技企业,无论是找钱、找人、找资源,还是找订单,都欢迎与未来光锥团队聊聊。您可发送bp或其他项目资料到wlgz@guokr.com,并留下联系方式,或添加果壳硬科技企业微信,私信沟通。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