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曾露宿嘉闵高架桥下6天,“我只想回到病重妻子的床前”
上观新闻2022-05-12 19:13:25

5月7日,上海封控中的虹桥火车站,昔日人来人往的候车大厅显得十分冷清,每个进站口的LED屏幕仍如常闪烁着,但几乎看不见旅客的身影。黑建背着一个双肩包,穿过空无一人的候车厅,走进开往南京南站方向的入口。

疫情防控政策之下,虹桥火车站每天有为数不多的三四班列车,开往杭州和南京等地。为了赶上这趟列车,黑建在虹桥火车站外的过街天桥下露宿了6个日夜。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这一路无论多艰难,都要赶到病重妻子床前。

虹桥火车站候车大厅,人们从这里离开封控中的上海。

“封控后,突然收到妻子病重消息”

33岁的黑建是湖北襄阳人,2022年春节刚过,他从老家来到上海,在松江大学城某高校做保安,没想到还没上几个月班,也没赚到什么钱,就遇到了疫情。

在黑建所供职的高校被封控之前,他妻子的身体已经出了状况。“她一吃东西就忍不住吐出来,已经一个月不吃不喝,医生初步检查怀疑她是脑部有肿瘤。”妻子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黑建非常着急,想快点回家陪她看病治疗。

5月7日上午,黑建进入虹桥火车站候车大厅准备搭乘下午的高铁到南京南站。他的背包里背着帐篷、睡袋和防潮垫等。

4月底,黑建想办法买到一张5月1日从上海直飞武汉的机票。他第一时间向学校提出了返乡申请,学校给他开出证明,随后他联系了老家的防疫办,登记好返乡后的隔离信息。因为当时上海已经封控,从松江大学城到虹桥机场这26公里的路程,黑建只能选择徒步或骑共享单车。

5月1日一早,黑建收拾好了行李,从松江大学骑了3个多小时共享单车,抵达虹桥机场。“为了减少骑行负重,我放弃了行李箱,只背了一个双肩包。”黑建的背包里装了几件换洗衣服,还有几桶泡面,更多的空间用来放帐篷睡袋和防潮垫,以备不时之需。

果然,到达虹桥机场不久,黑建就收到了航班取消的短信。机票被取消,学校又回不去了,黑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名即将离开上海的男子展示居委会为其开出的临时通行证明。

“还好我随身携带了帐篷睡袋和防潮垫。”黑建决定先在虹桥机场附近驻扎下来,一边抢票,一边等待。他先后成功买到了4张机票,但不久后都宣布航班取消。在多次尝试抢机票无果后,黑建开始让朋友帮他抢火车票。

5月5日,朋友帮他抢到了一张7日下午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到南京南的车票。“根据防疫规定,我从上海到达南京后,再从南京转车回武汉,在当地隔离14天,我就可以回老家襄阳了。”这一路虽然曲折,但黑建的眼睛里却充满着热切的希望。

5月7日,即将乘车前往杭州的几名大学生。

黑建告诉记者,在滞留虹桥火车站外的6天里,他露宿过天桥下、草坪上,饿了就吃随身携带的干粮,渴了就喝消防栓里的水。“这一个礼拜就像做梦一样,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黑建说是一心想回家的信念支撑着他坚持下去。“我没觉得多难熬,只要能回去跟我老婆在一起就好。”

“没有工作却花光了钱,只能回家”

5月7日下午,在黑建顺利坐上开往南京南的列车时,同车的一位安徽女孩张琳和她一样,经历了骑共享单车到火车站、露宿车站外高架桥的过程。

3月10日,张琳从老家来上海找工作,租住在浦东一短租公寓里,因为疫情,她一直没找到工作。“没有收入,一天还要花100多元房费,我不甘心就这样回家”,张琳想再坚持一下,工作可能就会有着落了。

5月7日下午,张琳在虹桥火车站外的南广场二层高架上得知自己抢票成功的消息。

3月28日,张琳没有等来工作的机会,却等来了上海浦东封控的消息,她所在的公寓楼也开始实行封闭管理,只进不出。

“本来我想也就封几天,熬一熬再出去找工作,没想到这一封,时间会这么长,我身上的钱都花完了。”租住在公寓里,张琳吃喝都成问题。“刚开始还能弄到一些泡面,后来物资越来越少。”于是她产生了要回家的念头。

4月底,张琳开始关注回老家的车票,但一直都没有抢到票。5月3日,她抢到了一张从嘉兴回合肥的车票,于是她果断退房,拖着行李箱就出来了。“那天我骑了半天自行车才到虹桥火车站,但由于我买的车票始发站是嘉兴,经停上海,我没能进入虹桥站内。”

5月7日,一名男子骑自行车即将抵达虹桥火车站外。

在虹桥火车站外滞留的4天让张琳永生难忘。“没吃没喝,又没有退路,这里买瓶水都要10几块钱。”张琳继续请朋友帮忙找路子抢票。

5月7日下午,正当张琳在高架上发愁怎么办的时候,她接到朋友电话,告知她已经抢到当天下午开往南京南的车票,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到南京之后再转车合肥。张琳激动得跳了起来,和几个一起滞留的“患难朋友”挥手告别,踏上漫漫回家路。

“看到很多人被滞留,我决定留下帮忙”

5月12日上午10时51分,王浩坐上了开往连云港的G9506高铁。他后续准备去深圳找工作。他说疫情结束后,还想回上海看看。

王浩手里拿了一叠手机和充电宝,他在为滞留人员的手机免费充电,帮助他们抢票回家。

王浩和志愿者在站外的高架上捡垃圾。

初识王浩是在虹桥火车站外的南广场出发二层,不少骑车和徒步来的旅客从这里进入火车站。当时王浩手里拿着一叠手机和充电宝,低身把人们丢弃在高架上的垃圾捡起来装到垃圾袋中。

他已经在这里坚持做了1个多月的志愿者。“为暂时滞留的旅客提供手机充电,帮他们抢火车票,还购买了一些泡面和矿泉水,只加收很少的一点成本费卖给他们。”

安徽男孩王浩今年18岁,初中毕业后跟随老乡在浙江湖州做水电工,今年3月他辞去了水电工的工作,来到上海松江区做保安。4月20日,王浩所住的保安宿舍出了阳性感染者,他也成了密接,被疾控部门安排在酒店隔离了一周。

5月7日,一名志愿者帮助一位旅客拖行李箱,送她进站。

5月7日,王浩(右)为滞留人员送充电宝。

从隔离酒店出来后,上海仍处在封控期,王浩就没有去处了。“我最初来虹桥火车站也是想离开上海的,但看到滞留在这里想回家的人,我就想留下来,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王浩和另外一位从西安过来的志愿者自己出钱购买了一些充电宝,为暂时滞留的人员提供免费充电。他们还购买到了一些食物和水。“矿泉水3元一瓶,泡面只在成本价上加5毛作为跑腿费”,王浩说,这些食物主要为了大家不要饿着肚子,不是为了赚钱。

虹桥火车南广场进站口,防疫人员在查验旅客的核酸证明及健康码。

一名家长带着孩子搭乘高铁。

近日,上海相关部门正在加大对滞留街头人员的帮扶,将他们暂时转移至安置点。对于有离沪返乡需求的人员,相关部门也在统计信息,帮助他们购票返乡,不少人通过这个途径离开了封控中的上海,顺利返回自己的家乡。

在虹桥火车站外滞留的人员逐渐减少。王浩紧张的神经也放松下来:“结束这段漂流的生活,我会到深圳碰碰运气,等疫情结束后再回上海找工作。”

作者:赖鑫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