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有娘就是福!六旬母亲带两个渐冻症儿子成美食博主
齐鲁晚报2022-05-10 14:34:00

照顾两名渐冻症儿子,为了生活她成为美食博主

厨房之外的人间“至味”

吕爱梅的一天,是闲不下来的。作为两个渐冻症儿子的母亲,她仿佛无所不能。大儿子朱小强8岁患病,二儿子朱小猛10岁患病,自从病情恶化后,他们只能卧在床上或桌上,生活无法自理。买菜、做饭、喂饭、穿衣、插管……吕爱梅的生活似乎没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形影不离地照顾构成了她的日常。

今年60岁的吕爱梅,在短视频平台靠着1000多条美食视频,走进了全网50多万粉丝的生活,大家也关注着这位母亲在厨房之外的人生。

记者 田汝晔 张锡坤

给孩子找一条“生路”

今年是吕爱梅照顾两名渐冻症儿子的第31年,也是她带着孩子离开老家的第十个年头。

吕爱梅一米五左右的个头,头发早已花白,尽管没上过学,也不识字,但她很有主意。吕爱梅的老家在河南驻马店,丈夫比她年长13岁,刚结婚时,家庭也算幸福美满。“小强8岁被确诊,13岁病情恶化,小猛10岁确诊为渐冻症,和他哥一样,16岁病情恶化。”

随着两个儿子先后生病,丈夫又患上了神经性耳聋,吕爱梅的噩梦自此开始。为了给儿子看病和养家糊口,吕爱梅卖过凉粉、米酒、馓子,还养过猪养过鸡。

可变故让这个家庭逐渐失控,丈夫将儿子们生病和自己的耳聋都归咎于她,辱骂和殴打成了家常便饭。“孩子总是被欺负,我也经常被人看不起。”吕爱梅不甘心,她不想亏欠儿子,更不想儿子就这样活下去。于是,她准备了一辆农用摩托三轮车,决定带孩子们离开这个家。

出走那天,吕爱梅夜里凌晨两点才敢动身。她悄悄把孩子一个个抱到车上,蹑手蹑脚地打火,骑着车出了村口。他们一路向北,三天之后到达郑州。在外漂泊的日子,注定过得艰辛又潦倒,尤其对吕爱梅来说。那时,她身上只带了1200多元钱,人生地不熟,她只能拉着孩子们住进了银行自动取款机的小屋里。“我带着小猛在屋里躺一会儿,老大就只能在三轮车上。”那年夏天雨水多,三轮车既不遮风又不挡雨,吕爱梅买了一块雨布,但娘仨还是经常被淋得全身湿透。

朱小猛那年只有20岁,他更愿意把这次经历称为“逃离”。生病后,他和哥哥就辍学了,因为行动不便,只能被关在家里,连外面的树都没见过,“当时树叶被吹得飘来飘去,我觉得新奇,妈妈带着我们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缺一不可的娘仨

逐渐恶化的病情,让吕爱梅、朱小强和朱小猛娘儿仨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没有一个当妈的能忍心放弃孩子,小强和小猛都是我的好孩子。”吕爱梅这句“不忍心”背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努力。

2017年,朱小强病情突然严重,被推进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门口,吕爱梅号啕大哭,对着儿子喊,“小强,小强,你可别把妈妈丢下。”朱小强住院住了九个月,吕爱梅就在床边照顾了九个月。如今,朱小强一天抽痰十几次,靠呼吸机“人工地活着”。因为气管切开手术,只有当吕爱梅为他堵住装置上的透气孔时,他才能稍微正常说话,平日里,他只能敲敲床板,只要一有声音,吕爱梅就小跑着过来,帮他翻身、抽痰、换管。小猛状态比哥哥稍好一些,为了避免小猛同一姿势坐的时间过长,吕爱梅也会每隔一会儿就让他换一下坐姿。

母子三人的住处是八年前租下来的,不过几十平方米,这样狭小局促的活动空间里,吕爱梅每天都累得脚掌酸痛,甚至“有时候脚底板都不敢着地”。

照顾渐冻症病人无疑是一项耗人的工作,可吕爱梅对儿子的爱始终是细腻的。朱小强的床上有好多个小棉垫,有用来垫腿的,也有用来垫腰的,“有了小棉垫,靠着躺着孩子起码舒服些。”这些大大小小的棉垫,都是吕爱梅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每隔一段时间,她拆拆洗洗,为的就是小强能用上干净又舒服的垫子。

“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把孩子照顾得好好的。”自两个儿子患病后,吕爱梅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但她依然坚持做儿子最坚实的靠山。

全网50万粉丝的“吕妈妈”

2019年6月,两个儿子向吕爱梅提议在短视频平台拍视频,做美食博主。可拍视频对他们娘儿仨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妈妈做的都是美食。”在这小小的锅台炉灶之间,吕爱梅成为更多人心中的“吕妈妈”。吕爱梅爱笑,视频里的她也总是端着菜盘,对着镜头笑盈盈的。

“有娘就是福”这个名字,是朱小猛决定的。三人分工也非常明晰,妈妈负责出镜和拍摄;朱小强负责视频的构思,朱小猛负责剪辑。一个不到三分钟的短视频,他们要忙上一整天甚至更久。

刚开始,吕爱梅经常因为手机操作而闹笑话,电子产品对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始终充满着未知。“我有时候点一下也不知道点到了什么,返回也不会操作,真是作难。”有时拍着视频没点录制键,有时录着录着内存满了被迫停止,有时拍摄的镜头没聚焦,吕爱梅经常白忙一场。

感觉难的不只是吕爱梅。负责剪辑的小猛,全身上下能动的只有食指和中指,靠着吕爱梅制作的支架,他勉强能支撑着剪辑视频。最初一段视频剪下来,他的手都被磨出了血。

刚刚做视频能带来的收入也只有三五块钱,但吕爱梅不敢放弃,“那也是钱,孩子们需要钱”。吕爱梅选择坚持,两个儿子还是很高兴。

因为坚持天天拍摄,关注吕爱梅的粉丝越来越多,大家开始点菜。河南烩面、油条、炸芝麻叶、炸馓子、豆腐脑,后来,吕爱梅也会做些创意小吃:棉花糖慕斯、西瓜果冻、云朵蛋糕、彩虹蛋糕……

吕爱梅和两个渐冻症儿子的故事渐渐被人熟知,大家也关注着这位母亲在厨房之外的人生。去年,在粉丝的强烈要求下,吕爱梅开始带着两个儿子做直播,直播间就设在家里。如今,账号已经发布了1000多个美食视频,吕爱梅的表达和操作也越来越熟络。她穿上围裙、摆好支架后,就开始拍摄,甚至有时还操着一口河南话同步解说,一到晚上八点半,娘儿仨也会准时开播。

从开始拍视频、开直播,吕爱梅赚了几千块钱,这对她和儿子来说,是不小的收获。“我不识字,但都会让小猛看看哪个视频播放量高,播放量高,我就高兴。”就像网友们说的,吕妈妈带来的是不一样的人间“至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