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东方快评丨“口袋公园”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
东方网·东方快评2022-05-09 10:30:07

天津市和平区日前发布信息,今年该区计划提升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再建口袋公园5座,让市民走出家门就是公园,提升城市颜值。去年,该区城管委已对33个老旧小区、11条老旧小区周边道路进行绿化提升改造,建设起10个口袋公园。(5月8日中国经济网)

口袋公园,又称城市袖珍公园,主要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建设开放式的居民公共空间,打造集运动休闲、文化赏娱等功能于一体的街心绿地。一个个“小口袋”是城市的一个个小绿“点”,是方便可达且微观化的城市公园,是为公众提供休憩与交流的城市小型开放空间。

近年来,一些城市在综合整治改造过程中,建设了许多口袋公园,作为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的有益补充。过去一年,上海城乡公园名录就新增64座口袋公园。口袋公园通过见缝插绿、见缝造景的形式,出现在高密度的中心城区,具有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分布、简便易行、资金投入经济划算等特点。更是口袋公园在点缀城市风景线的同时,拓展了社区居民公共空间,让居民享受着“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的美好生活。口袋公园以其微小、便捷、安全、亲切、位置灵活等特点,为都市中忙碌的人群增添了放松身心的绿色空间,越来越受到市民大众的欢迎。

“口袋公园”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希望亲近自然,最便捷方法莫过于去城市公园走一走、看一看,赏赏花、观观鸟、闻闻泥土的芳香。然而,建设大型公园、大型绿化工程施工周期长、投入高,完全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不太适合旧城区、老龄人口多的社区以及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依据现有资源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因地制宜嵌入式发展口袋公园,推进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有效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为市民提供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微幸福”。用小而美的“口袋公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好景致,推窗即见绿,提升幸福感,见缝插针的“口袋公园”多多益善。

建设好口袋公园。“口袋公园”是城市绿色的补丁,是城市服务功能的新载体,也是考验城市管理的“试金石”。建设口袋公园,各地方要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结合城市建设实际环境,科学设计和施工口袋公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为落脚点,建成“10分钟体育娱乐健身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口袋公园建设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人群的多样化使用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功能配套,既要美观好看,又要实用耐用,惠及百姓休闲锻炼,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根据所属地块特性,结合人文资源,塑造具有历史文化氛围和本土人文底蕴的环境,使各个“口袋公园”具备休憩功能的同时兼顾文化展示宣传功能,要加强维护,悉心养护,让口袋公园真正成为居民生活的乐园。

口袋公园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实事项目,是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和提升绿化品质,不一定非要搞大拆大建,围绕大公园、大水系、大绿地琢磨大文章,因地制宜、多多益善建设口袋公园,将城市“零碎地”变成“金角银边”,也能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潘铎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