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外企供应物流挑战依然严峻 复工复产正在逐步爬坡
第一财经2022-05-05 15:36:13

上海市经信委5月4日晚消息称,通过视频组织召开了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线上座谈会。会上,上海副市长张为听取了福特汽车、苹果公司、强生投资、泰科电子、资生堂、新康电子、日东光学、汉高投资等8家企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现场回应和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指导企业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复工复产。

第一财经记者5月5日联系了苹果公司和汉高集团,截至发稿,苹果公司未发表回应。

汉高方面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一份声明称:“汉高在上海的龙工厂被列入首批复工白名单企业,已恢复了一定程度的产能。我们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增加产量。”

多项举措支持企业渡过阶段性难关

汉高的业务涵盖包装食品、家装、汽车、电子、染发和家居清洁等行业。2022年2月初,汉高还收购了资生堂亚太地区的专业美发业务。中国是该集团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汉高方面表示,一直密切关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并在业务受影响的地区积极采取疫情防控举措,保障员工及合作伙伴的安全,并保证业务的持续运转。“我们相信,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汉高在声明中称。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在整个封控防疫时期,汉高为保障员工在工厂的健康安全,持续为他们提供住宿、食品及相关生活用品,并执行严格的卫生防护措施。

外资企业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扩大开放、促进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复工复产对于保持本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巩固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上海已经推出各项举措支持企业渡过阶段性难关,协调处理企业当前遇到的重点、焦点和堵点问题,让更多外资企业了解当前复工复产的进展和安排。

第一财经记者从特斯拉方面了解到,临港集团和临港管委会给予企业复工复产大力支持,例如协调企业安排大巴将几千名工人运送至工厂,并协助企业进行消毒工作,还专门在特斯拉工厂内安排了核酸检测队伍。

特斯拉自4月19日复工以来,按照复工复产防疫规定,目前特斯拉园区内所有员工实施早抗原、晚核酸的检测要求,生产办公区域每天进行消毒,严格做好防疫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企业降低负荷进行生产

不过相关企业仍然表示,目前来自供应链和物流限制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期待政府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协调。

一家5月1日刚恢复小规模生产的跨国医疗器械巨头企业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在复工复产初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核酸检测、人员出小区、车子运送工人回工厂、物流限制、零部件库存不足等等,各个环节都面临暂时的困难,工人住在工厂里,吃饭、洗澡、晾衣这些,都要企业负责解决。”

上述企业负责人称,该企业目前仅十几名员工进驻工厂,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还有很大的差距,目标是200人进驻工厂。

对此,上海市经信委已经表示,要持续完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加快解决仓储设施复工开放等一批制约产业链供应链运转的共性问题,加快核酸检测设施布设和能力提升,按照防疫相关规定要求,支持更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实现复工复产。

德国化学品制造商科思创位于上海的漕泾基地内拥有11座工厂,是科思创在全球最大的基地。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科思创漕泾基地整体情况逐渐改善,生产负荷保持较高水平。过去数周,由于疫情封控造成的物流限制,基地内的一些工厂不得不降低负荷进行生产。

科思创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雷焕丽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来自供应和物流限制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复工复产需要全产业链的协作和努力,我们期待各级政府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协调,尽快让各方经营恢复正常。”

自上海3月底实施严格封控措施以来,科思创位于漕泾的上海一体化基地一直保持连续安全闭环生产,共有约900名包括操作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在内的员工和承包商,在自愿的基础上驻厂进行闭环生产。

“随着上海开始推进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包括出口在内的外向物流有所好转,原材料供应也随着公路物流运输的改善和一些供应商的复工有所改善。”科思创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正与上海化工区和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以确保漕泾基地的持续平稳运行。”

作者:钱童心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