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稳价保供|近百人称吃了分发物资腹泻,所涉多家企业屡被处罚
澎湃新闻2022-04-24 19:54:00

4月24日,家住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春申万科城的居民夏女士(化名)向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所在居委会近期分发新一批物资大礼包,但其中由上海老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杜食品公司”)生产的熟食制品“红烧狮子头”和“老上海风味熏鱼”,有许多人反馈吃后拉肚子。

除了该企业,该小区居民们还发现,该批物资中,腊肠、医用口罩等其他相关企业,也存在缺乏资质、屡被处罚等问题,经志愿者统计,有近百位居民称吃完后出现腹泻情况。

当天下午,春申万科城居委会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表示,已将该情况上报给镇政府。

24日晚,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前述涉事企业。江门市江海区秋枫味肉类制品厂工作人员称,之前接到了居民电话反映相关情况。目前公司所在地的食药监已经介入调查,等待结果。

安徽泾县宏兴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俞金昌表示,前几日接到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方面打来的电话,已向其提交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出厂质检报告、第三方检测报告等。他表示,该公司资质齐全,所有涉及到保供的食品都是当天接单连夜生产,日期都是最新鲜的。如果居民反映吃后拉肚子,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而老杜食品有限公司、阜阳市春光食品有限公司和鹤壁市利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的电话并未接通。

该小区居民在群里上传的狮子头、熏鱼和腊肠外包装照片

该小区居民在群里上传的狮子头、熏鱼和腊肠外包装照片

夏女士介绍,4月13日开始,小区陆续发放新一批物资,包括蔬菜、预包装食品、医用口罩等。20日,有居民在群里询问是否有人吃完狮子头后拉肚子,随后陆续有居民回复,“我们楼两家吃了,都拉肚子了”,“我们楼道3家吃了,2家拉肚子,1家太难吃没吃完”。

夏女士提供的志愿者统计截图显示,截至21日,根据万科6个居民群和业主私信自述情况,累计因食物腹泻的有:狮子头76例、熏鱼14例、腊肠4例和锅巴2例。另有2例收到的熏鱼袋子已涨开变质。

同时,夏女士告诉记者,4月21日,部门居民已将问题物资放至物业门口,但不知道后续物资交由谁负责。

该小区居民反馈的拉肚子情况。部门问题物资已放至物业门口。

该小区居民反馈的拉肚子情况。部门问题物资已放至物业门口。

生产该批红烧狮子头和熏鱼的企业“上海老杜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04月,注册地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其最大股东为“上海老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汉平。

记者查询发现,上海老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证明》,但“上海老杜食品有限公司”不是保供企业。同时,老杜食品公司曾多次经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局双随机抽检后被责令整改,还曾因食品安全问题屡被处罚。

2021年4月21日,上海老杜食品公司生产的啤酒鸭经抽样检测后被发现不符合《酱卤肉制品》要求。2021年10月11日,因生产的香辣鸭脖因检查项目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判定为不合格,被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违法所得0.8万元,罚款9万元。2022年1月,老杜食品公司再次因成品红烧狮子头菌落总数不合格,被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9.3896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1660元。

此外,老杜食品公司过往的处罚记录里还涉及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虚假宣传等问题。如该公司因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于2016年1月被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2015年11月,该公司被崇明区崇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000元,处罚事由涉及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做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2022年1月,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海老杜食品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2022年1月,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海老杜食品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而春申万科城居民们收到的其他物资,也存在相关企业缺乏资质等情况。如“相都兄弟芒果味吐司”的生产方为阜阳市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地位于安徽省阜阳市,法定代表人为陈奶明。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2022年3月最新发布的企业年报上,社保信息为0人。据阜阳市颍州区食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表,2018年2月,该公司因生产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食品,被没收违法生产的食品,并处于罚款人民币10000元整。

夏女士提供的锅巴外包装照片,及居民在群里上传的吐司外包装照片。

夏女士提供的锅巴外包装照片,及居民在群里上传的吐司外包装照片。

“蟹黄蛋香糯米锅巴”的生产方为“安徽泾县宏兴食品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5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俞金昌。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万元,实缴资本0元。

“佳盈广味腊肠”的生产方——江门市江海区秋枫味肉类制品厂,成立于2020年12月,注册地位于江门市,法定代表人为何钊荣,出资额10万元人民币。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2020年企业年报上社保信息为0人,2021年增至6人。

该小区居民收到的医用口罩。

该小区居民收到的医用口罩。

而居民收到的“医用外科口罩”生产方为鹤壁市利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口罩曾被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查后发现不合格。

今年4月中旬,因宝山区居民同样反馈“利康”口罩问题,宝山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相关核查情况,称“供应商提供了生产日期为2021年12月3日的成品检测报告,检测项目均为合格。”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