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志愿已成本能,惟愿链接更多善意 “幸福益站”凝聚“在一起”的力量追光前行!
东方网2022-04-24 18:02:54

东方网记者张力韵4月15日报道:“我们可以为街道防疫物资运输提供车辆保障,还可以一起招募志愿者参加社区防控。”自此轮疫情发生以来,静安区人大代表、静安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硕风文旅集团创始人郑丽君第一时间对接街道防疫需求,启动防疫志愿方案。

“我们多努力一分,就能多凝聚一点‘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20多天以来,“幸福益站”支援抗疫的努力随着滚动的车轮发散到全区各个抗疫“战场”。

志愿已成本能,惟愿链接更多善意

“亲爱的志愿者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够向所在社区报到,加入社区防疫志愿队伍,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浦西封控的前夜,“幸福益站”发出“社区报到防疫志愿者倡议书”,倡议所有志愿者向各自所在社区报到,参加核酸检测、抗原自测、物资分发、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尽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

郑丽君带头向社区报到,成为所在小区的一名志愿者。通知居民下楼,有序排队做核酸、提醒大家提前准备好核酸检测登记码、跑腿帮居民送快递外卖……

“看到邻居们被我们的志愿服务感动,自发加入进来,感觉自己的服务更有价值。” 郑丽君说,“做志愿者服务居民,很值得。看到有更多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更被深深的暖到,干劲更足了。”

同时,她也关注着社区的物资保障,主动联系筹措防疫物资,慰问一线防疫人员,尽己所能支持着社区防疫的方方面面。

封控管理半个多月以来,除了尽全力为一线医护人员、方舱建设和运维人员解决食宿问题,当天气由冷转热时,郑丽君还带领其企业硕风文旅紧急为静安寺街道一线人员捐赠了700件速干短袖,缓解了一线人员三十多度的气温下身穿防护服的不适感。

4月12日,“幸福益站”携手上海何梅公益基金会为南京西路街道有需要的家庭捐赠1000份蔬菜和大米。4月13日,对接静安置业装饰公司甘肃分公司从兰州调度货运列车经过两天两夜跋涉,将14000份新鲜百合食材雨夜送达上海,捐赠给静安寺街道覆盖了每一户家庭。

“幸福益站”的其他伙伴在社区参与防疫志愿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一线和社区方方面面的需求,从照顾小区无人陪伴儿童到关心社区独居老人,她们都热忱、及时的去帮助和解决问题。

协调40余辆车,火速奔赴“疫”线

一个月前,静安寺街道发布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幸福益站同步招募储备首批50名志愿者。同时,考虑到车辆运输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郑丽君集结另一批运输车队志愿者,发挥其企业硕风文旅的业务操作经验,为街道提供运输车辆和人员。

3月18日,静安寺街道开展全域核酸筛查。当天一大早,运输志愿者就连人带车准时到位,全天候为街道辖区内各个点位运输补充物资、午餐等。

4月1日,浦西地区开始封控管理。根据最新的政策要求,郑丽君及时调整防疫志愿方案,保留运输志愿者部分,协调18辆别克商务车(其中两辆为备用车)和4辆大巴,继续协助街道做好防疫物资运输和相关人员运送,确保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车辆就可以“接单”出发。

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愈发吃紧,静安区多个方舱医院投入使用,运输任务也愈发紧急,郑丽君再次为方舱提供大巴车辆和工作人员,运送建设人员前往方舱建设工地,运送医护人员进入方舱工作、转运治愈病例返回社区……驾驶员和志愿者们开足马力,在各个方舱和相关点位间分秒必争地奔忙。

“他们在前方战斗,我们就要当好他们的后方“服务员”,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24小时的随时待命,高强度服务对运输志愿者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郑丽君也随时关注着成员们的状态,及时对接以及关心关注好他们的家人。

9年的志愿积累,加上2020年的抗疫志愿经验,每一位“幸福益站”的伙伴都在随时准备着贡献自己微小却温暖的力量。

“在深度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我们更希望幸福益站能够成为一个链接善意的平台,让来自社会各方的善意汇聚成直抵人心的关爱和战胜一切的力量。”郑丽君说,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战斗,“幸福益站”希望能够凝聚起更多“在一起”的力量,追光前行,让上海早日“重启”,回归如常的繁华与活力。

作者:张力韵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