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老挝媳妇小雅在四川:融入“川味”生活,短视频为乡村“带货”
中国新闻网2022-04-17 16:32:00

中新网四川丹棱4月17日电 题:老挝媳妇小雅在四川:融入“川味”生活,短视频为乡村“带货”

记者 王鹏 刘忠俊

“大家好,我是小雅,来自老挝,是嫁到中国的媳妇……”在小雅的视频中,她总这样跟网友打招呼。嫁到四川后,这位温柔娴静的老挝姑娘已融入当地生活。如今,“老挝媳妇小雅”在中国互联网上有十多万关注者,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带货明星”。

近日,中新网记者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见到小雅时,她正在农贸市场邮寄柑橘。一头长发、身材纤细,如果事先不知她的身份,很难想象这位讲着标准中文的姑娘来自老挝。她自己也觉得,“我越来越像个中国人”。

对小雅来说,2017年是她人生的分界线。那一年她25岁,在老挝认识了比她大一岁的四川男孩黄万里。“很开朗,有责任心,嘴很甜”,这是小雅对他的最初印象,“听说我喜欢大熊猫,他说他家里就有大熊猫。”当年的恋爱场景,小雅历历在目。

在老挝读大学时,小雅曾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颇有好感,一度计划来旅游。不过她从没想到自己会嫁到中国——2019年,她与黄万里登记结婚。2020年,正式来四川生活。

“来了以后,发现生活习惯不太一样。”在小雅看来,最大的区别是吃饭,中国人讲究一日三餐按时吃,在老挝却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幸亏口味区别不大,“四川吃麻辣,我们那里吃酸辣。”

说起口味,小雅的嫂子瞿菲讲起一件趣事。小雅刚来丹棱时,看到家里树上的李子,竟摘下没熟的青李蘸辣椒吃。“看得我们目瞪口呆!”瞿菲说,不过家人也从这件事认识到,小雅来自老挝,得尊重她的生活习惯。

后来在瞿菲的帮助下,小雅逐渐融入了四川生活,与婆婆和家人相处和睦。有了孩子后,家庭成为她的生活重心。虽然幸福,却略显单调,拥有大学学历的小雅,希望“找点事做”。

在中国短视频平台上,小雅常看到各地博主分享生活,其中不乏在中国生活的外国博主,这给了她启发。2021年11月,自学拍摄和剪辑后,小雅制作了一期视频,内容是“老挝媳妇”在果园中给柑橘套袋,不过关注者并不多。

后来,小雅的视频越来越丰富:做火锅、手机支付、打疫苗、杀年猪、做腊肉……在四川的平凡生活经她讲述,显得新奇有趣。播放量最多达到了百万级,关注者与日俱增。

“后来有粉丝问,你家的腊肉卖不卖?”小雅意识到,可以开始“带货”了。

位于成都平原南部的丹棱县盛产柑橘,小雅婆家承包了20亩果园,但大多贩卖给经销商,价格不高。她决定从自家开始“带货”。

今年,小雅小试牛刀,顺利销售了1万多斤柑橘,帮家里多赚了几万元人民币。之后,她有了更大目标,“以后把规模做得更大,帮丹棱县把水果产业越搞越好,越来越出名。”

来四川生活两年,虽丈夫长期在国外出差,但小雅觉得“很安逸,很幸福”。关注者越来越多后,她意识到自己肩负着责任,“中国网友通过我的视频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更了解老挝。我也准备把视频发回老挝,让老挝人了解我在四川的生活。”

其实,这种文化交流已在小雅家中初步实现——婆婆给她做地道四川菜,她给婆婆做老挝冬阴功。甚至,她还准备带四川的家人过一次泼水节。待疫情放缓,她也想带老挝亲人来四川,去看看乐山大佛。(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