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研究团队发现“临沂动物群”化石库,来自距今5亿年的寒武纪
澎湃新闻2022-04-15 15:09:0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团队的赵方臣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孙智新等报道了来自华北地区的一处距今约5.04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并命名为“临沂动物群”。这一独特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为深入了解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动物早期辐射分异、迁徙扩散、群落结构和生物古地理提供了新的窗口。该项成果于2022年4月5日在线发表于综述性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

距今5.3亿年前后发生的寒武纪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快速演化事件,其以门一级动物类群的出现和现代海洋生态系统的成型为显著特点,在整个地球生命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寒武纪大爆发的相关问题一直是古生物学界研究的核心,而富含精美的多门类软躯体化石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也称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Burgess Shale-type lagerstätten)则是了解这一重大生物演化事件的主要窗口。

自1909年沃克特(Walcott)发现著名的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Burgress Shale)以来,全球已有十余处经典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被发现,尤其是澄江动物群的发现开启了华南板块(South China Block)作为相关研究热点地区的历史,且近年来新的化石库仍在不断涌现。然而,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并不均匀,大多数著名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都集中分布在华南板块和劳伦大陆(Laurentia,今北美大陆的主体)。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均衡在寒武纪中期(苗岭世Miaolingian)表现最为明显: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特异埋藏化石库都位于劳伦大陆,而此时恰恰是寒武纪演化动物群最为繁盛的阶段。因此,这些客观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对寒武纪演化动物群面貌和格局的全面认识。

华北板块(North China Block)在寒武纪时期是一个独立块体,具有独特的构造演化历史。作为中国传统“中寒武统”的标准地区,这里的寒武纪中期地层序列完整,化石丰富,是寻找这一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潜力地区。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团队在这一地区展开了大量野外工作,并选取代表性层位和剖面进行了集中采集,收集到了数千枚精美的化石标本。本次综合研究的临沂动物群来自山东省临沂市西郊的寺口剖面,软躯体化石集中产出于寒武系张夏组盘车沟段下部的黑色与黄绿色页岩中。根据其中的三叶虫,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时代被确定在距今约5.04亿年寒武纪苗岭世鼓山期(Drumian)的早期,稍微晚于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已有超过35个化石类群在临沂动物群中被发现,丰富了这一时期海洋生物与群落的多样性面貌。组合中多样性最高的类群是非三叶虫节肢动物,而其中又以奇虾类(radiodonts)和莫里森虫类(mollisoniids)最为引人注目。除节肢动物以外,多样的海绵动物和蠕虫状动物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临沂动物群中的化石大部分为软躯体形式保存,且许多都保存了精细的解剖结构,如附肢、眼睛、消化系统和刚毛等,为进一步了解这些生物的解剖结构提供了新信息。与其他经典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化石库一样,临沂特异埋藏化石库中的软躯体结构以碳膜的形式保存在背景层与事件层交互出现的地层中,显示了类似的埋藏学路径在软躯体化石保存中的普遍性。

由于时代相近的其他特异埋藏化石库均集中于劳伦大陆,华北板块临沂动物群的发现为研究寒武纪中期的生物地理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临沂动物群与同期的北美特异埋藏化石库之间有许多相同的生物类型,其中一些珍稀节肢动物,如迷音虫Thelxiope和莫里森虫Mollisonia,即使在原产地北美也十分少见,这暗示了华北与北美软躯体动物群在这一时期的密切联系。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非度量性多维标度变换(nMDS)和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等定量分析手段进一步支持了华北与北美软躯体动物群之间的联系,这表明华北可能充当着东冈瓦纳与北美之间的生物地理纽带。不过,由于来自不同角度的古地理证据尚存在差异,这种联系的生物地理解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评估。

在比临沂特异埋藏化石库更古老的馒头组上、下页岩段(苗岭世乌溜期)中,该研究团队也曾发现保存良好的软躯体化石。此类化石在华北板块东部寒武纪中期地层中的连续分布,使华北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生物面貌演替的重要潜力地区。澄江动物群的发现揭开了华南板块一系列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研究的序幕,而临沂动物群作为华北板块第一个被综合研究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也有望为华北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的研究开启新的篇章。

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共同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Sun, Z.X., Zhao, F.C.*, Zeng, H., Luo, C., Van Iten, H., Zhu, M.Y., 2022. The middle Cambrian Linyi Lagerstätte from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 new window on the Cambrian evolutionary fauna.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https://doi.org/10.1093/nsr/nwac069.

16个主要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时空分布和多样性,及临沂动物群(Linyi Lagerstätte)在其中的位置。

16个主要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时空分布和多样性,及临沂动物群(Linyi Lagerstätte)在其中的位置。

临沂动物群中的代表性类群。A. 刺迷音虫Thelxiope spinosa;B. 对称莫里森虫Mollisonia symmetrica;C. 群体的对角海绵Diagoniella;D. 唐氏迷音虫Thelxiope tangi sp. nov;E. 线纹心虾Cordaticaris striatus的口器;F, 标准长清虫Changqingia puteata;G, 未定的蠕虫状动物;H. 线纹心虾Cordaticaris striatus的前附肢;I. 抱怪虫类的前附肢。

临沂动物群中的代表性类群。A. 刺迷音虫Thelxiope spinosa;B. 对称莫里森虫Mollisonia symmetrica;C. 群体的对角海绵Diagoniella;D. 唐氏迷音虫Thelxiope tangi sp. nov;E. 线纹心虾Cordaticaris striatus的口器;F, 标准长清虫Changqingia puteata;G, 未定的蠕虫状动物;H. 线纹心虾Cordaticaris striatus的前附肢;I. 抱怪虫类的前附肢。

非度量性多维标度变换(左上)聚类分析(右上)、和网络分析(下)等定量分析手段所识别的临沂动物群与全球16处经典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之间的关系。

非度量性多维标度变换(左上)聚类分析(右上)、和网络分析(下)等定量分析手段所识别的临沂动物群与全球16处经典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之间的关系。

临沂动物群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赵方臣指导)。

临沂动物群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赵方臣指导)。

科考人员在临沂地区野外工作照片,从左到右曾晗、唐永刚、孙智新、赵方臣。

科考人员在临沂地区野外工作照片,从左到右曾晗、唐永刚、孙智新、赵方臣。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