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见证徐家汇百年光阴流转,藏匿于现代楼宇中的哥特式建筑|建筑可阅读
乐游上海2022-04-11 09:04:59

在上海的徐家汇有着这样一幢历史建筑,筑有哥特式双塔尖顶的它,身处现代楼宇与繁华商业的包围之中,终日俯视着漕溪北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见证着百年徐家汇的光阴流转。它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建筑——徐家汇天主堂。

图片

建筑本身

徐家汇天主堂由法国建筑师道达尔(W.M.Dowdall)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1906年动工兴建,1910年竣工,原名圣依纳爵天主教堂。

图片

教堂座西朝东,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两座钟楼,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

图片

徐家汇天主堂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51.7米,尖顶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

图片

堂身正中为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整座教堂外墙以清水红砖砌筑,设石扶壁,装饰重点部位如玫瑰花窗、塑像、华盖、基座、女儿墙上的滴水嘴兽及入口门套等处局部采用石材。建筑主体墙上有巨大圆形玫瑰花窗,其上镶嵌彩色玻璃,建筑造型挺拔庄严。

图片

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式。教堂顶棚均为木筋加灰泥粉饰而成的四分尖券肋骨拱顶,两侧内立面竖向分三层,底层是束柱和尖券构成的连续券廊,中部是小束柱和小尖券构成的敞廊,顶层是尖券高侧窗。教堂内有大小石柱64根,均以金山石加工,独立柱由10根小圆柱拼合而成。地坪铺方砖,中间一条通道铺花瓷砖。

图片

徐家汇天主堂在1920年代以前,一直是上海最高的建筑,有“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至今依旧是上海最大的天主堂。1989年,徐家汇天主堂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2013年,徐家汇天主堂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修缮

2013年,徐家汇天主堂开始了新一轮的修缮工作。

图片

在此次修缮中,屋面全部恢复为石板瓦,对现有滴水嘴兽原样保留,并做了新的排水设计。

图片

此次修缮还恢复了教堂的彩色玻璃,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玻璃并不是通过进口,而是在上海制作的。

修缮小组在制作过程中,大量考察了国内外的案例和经验,发现直接在白玻璃上绘制会缺乏立体感,最后选择了不同的玻璃,再请画师在玻璃上作画。经过六百多度高温烧制,这些玻璃窗在阳光下呈现出绸缎版的色彩,立体感非常强。

图片

由于窗框是木质结构,经过百年风雨会发生变形,每一个窗框的实际尺寸都有差距,所以每一扇玻璃都是量身定做,在安装过程中也会发现问题,需要不断调整,如果观众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细节处的匠心体现。

图片

地板上的花砖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此次修缮中被完整保留。教堂里还有64根石柱,支撑起呈下宽上窄结构的整个内部空间,此次修缮中也保护了石柱原来的面貌。

图片

此次修缮既保留了文物的原汁原味,又考虑到了当今的使用功能需求,让历史建筑可以活在当下,也为公众提供了可以触摸、了解历史的文化空间。

建筑亮点

图片

1

滴水嘴兽

滴水嘴兽是建筑输水管道喷口终端的一种雕饰,一般被雕刻成动物或鬼怪的模样。滴水嘴兽的作用在于,把屋顶上流下来的雨水通过雕像的嘴排出,防止雨水沿着建筑物墙壁流下来,侵蚀墙壁石块之间的砂浆。徐家汇天主堂的这些形状独特的滴水兽,由于风化破损,已经失去了原先的排水功能,但人们仍能从这些滴水兽中感受到当年的精美雕工。

图片

2

教堂山墙彩色玻璃主窗

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形状各异,种类繁多,玻璃上的图画多以宗教性的故事为主,也夹杂少量现实生活的题材,每扇玻璃都有不同的故事。教堂山墙主窗为辐射式玫瑰花窗,中花四叶,周围12朵五叶玫瑰花。

图片

3

哥特式钟楼

教堂主会堂建筑为砖木结构,会堂东立面两侧是哥特式钟楼,钟楼全高约51.7米,两个尖顶上各有一个十字架。

周边建筑

图片

1

徐家汇观象台旧址

1872年12月,徐家汇观象台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气象预测和预报机构在徐家汇诞生,后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计时处后,曾2次参加国际经度预测任务,成为当时世界上三大测量经度的基准点。

图片

2

徐光启纪念馆

徐光启纪念馆由明代宅第建筑“南春华堂”异地保护改建而成,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陈展面积220余平方米,分为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爱国情怀、高尚情操四个部分,馆藏徐光启画像、手稿手迹、文献著作等珍贵资料,展现徐光启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